微信分享图

唐晶《生长》

2013-12-31 12:12:53 未知

  全球化和城市化使得现代都市不断向四周蔓延,都市中的高层建筑不断向天空延伸,这几乎已成为现代都市生活的一部分。描述城市的词语不断被创造出来,城市边缘、卫星城、睡城,所有这些新生词汇都意味着城市和建筑新的功能性。被人为改变的景观,以及旧有的生活传统被侵入和打破,形成一个临时的过度阶段和不确定的未来。

  没有什么比摄影更适合去捕捉这种中间性的临时状态,也没有哪种艺术家比摄影师对时间的流逝显得更为敏感。上个世纪中页以来,他们不约而同地把镜头对向这些建筑、城市边缘、人造景观和被改变的自然风貌。摄影师的注意力也逐渐由自然风景摄影转向了“被人为改造的风景”。1966年美国的摄影展“面向社会的风景”(Contemporary Photographers: Toward a Social Landscape)提出了关于景观更多的可能,“风景”一词由此也有了更广泛的内涵。70年代出现的“新地形摄影”(New Topographics)更加改变了风景摄影的走向。在这种图片历史的发展中,摄影师努力排除主观的情感,中性客观地审视艺术与自然、文化之间的冲突。他们的冷静强化了摄影的功能性,使摄影从新闻纪实性走向主观和客观表达,也使观众更深层次地思考一张照片背后所蕴含的东西。从德国的贝歇夫妇及其学生的作品中,我们似乎更能深切体会这种冷静所带来的价值。80年代以后,景观摄影又与“新彩色摄影”有了某种交集,这种交集我们既可在美国摄影师Stephen Shore的作品中找到,也可以在德国摄影师Joachim Brohm 的作品中看到。

  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其它国家有很大的相似,同时也有自身独特的地方。超大型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迅速形成,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很快出现了“市郊化”(exurbanization)甚至“超市郊化”(suburbanization)现象,即大批居民从城市中心地带迁往郊区,城市与周边农村或地区土地使用矛盾凸显。大型城际列车跨越来不及开发的城市边缘,将卫星城、睡城与主城区连接在一起。中国看起来似乎要在短短的20年将发达国家百年的城市发展历程都走一遍。城市空间与建筑的趋同性和无个性化,旧城区和历史建筑的大量灭绝已成为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丢失的是传统的生活方式、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和快节奏生活带来的不安全感。

唐晶《生长》

唐晶《生长》

唐晶《生长》

唐晶《生长》

唐晶《生长》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佟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