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丞峰:青山行不尽——王伯敏先生仙逝随感
2014-01-02 09:38:05 未知
青山行不尽,碧水去何长 王伯敏
雅昌网约我写篇纪念王伯敏先生的文章,我沉吟了一下。
人之生死,本乃最自然不过的事,去后还能被许多人记得好,这是一种境界。左传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之不朽”。对于文化人来说,唯有第三点可以追求,然亦殊难。
我不是王先生的入室弟子,甚至连私淑弟子都挨不上。记得与王先生第一次的交集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准备考研时,他的那本硬壳《中国绘画史》实在是我入门的敲门砖。
说来惭愧,八十年代中期在北京读研的时候,心高气傲,看书之余突然有清理中国美术史的“宏愿”,于是在社科院图书馆蹲了两个月,把20世纪出版的20几本中国美术史统统翻览一遍,然后写了《现、当代国内出版中国美术史专著评析》、《中国美术史学反省》两篇文章。在文中,我将所看到的大部分中国美术史归入了“剪刀加浆糊”的序列,很不幸——哺我甚厚的王先生《中国绘画史》也被列入其中。
以后由于兴趣很快转到了当代艺术,年岁匆过,我早已把那些文章忘记了。不料在1997年的夏天某日,突然接到从浙江美术学院寄来的一封信,原来王伯敏先生可能是在1990年的《江苏画刊》上看到我的文章后,竟给了很高评价(由于时过多年,信已遗失)。让我更惊讶的是,先生随信寄来为我题的字以鼓励,内容为唐崔颢的《舟行入剡》中的两句:“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结体敦厚秀润,真个让我有受宠若惊之感。
我与王伯敏先生真正见面是在距今十多年前浙江蒲城的一次研讨议上。果然其人如其字,含蓄、包容,谦谦君子之风尽现。当时谈了什么今天记不得了,唯在脑海中留有一个清癯的老人形象,眸子里闪着睿智的光。
这种闪烁我在其他默默耕耘的前辈学者的眸子里也看到过,这些学者们共同构成了一道民族文化的脊梁,但愿在不才如我以及我们这一代能薪火相传,这才是对王伯敏先生的最好纪念,不求立德,唯求立言,其实在“立言”的过程中,“德”是如影随形的。
司马迁曾评价孔子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希望我能在向往中生活,在付出中满足。微斯人,吾谁与归?
王伯敏先生安息!
2014年元月1日于金陵月牙湖
版权声明:本文为雅昌艺术网独家专栏,未经雅昌艺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雅昌艺术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