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古方:玉马的抽象到写实过度

2014-01-07 08:56:54 古方

--为2014甲午马年而作

  大量精美的玉雕动物造型在古代以各种形式出现,其是图腾的象征,众所周知,东部“华夷”的图腾为“凤鸟”,而在西部“诸夏”族则以“龙马”为图腾。传说,龙、马均为鲧之化身,而鲧的祖父为黄帝,古谚“黄帝四面”, 即“黄帝神形,四种面目”。 就是黄帝后裔顶礼膜拜的四种图腾:龙、马、熊、龟。所以,这“龙马共体”的神形,就是黄帝一族尊崇的图腾,谓之“龙翼而马身,黄帝乘之而仙”。因此,中华民族一直自诩“龙的传人”,素以“龙马精神”体现中国人的泱泱气节,玉器八千年的历史沿革中,古人对马的偏爱,可以从各时代的玉马雕件上可窥一二。玉马雕一直是历代推崇的动物造型之一,可看到的玉马雕主要是在大型的墓葬中出土,从目前的考古资料证实,玉马从商周开始,直到清代乾隆皇帝达到顶峰,其主要以陈设和装饰用玉为主。

  商周春秋战国:初现雏形趋向写实

玉马

图一

  经历了史前时期,商周时期圆雕动物大量出现,品种丰富,有玉龙、玉虎、玉象、玉熊、玉马、玉羊、玉鸟、玉螳螂、玉鳖等。商代玉马短腿直立,没有明显的蹄足,头部较大,双耳竖立,耳后有一圆穿孔,臣字眼,嘴微张,颈脊处琢有齿状扉棱,似表示鬃毛。通体光素,尾斜直垂下,工艺较简单。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河南省安阳市妇好墓出土的装饰用的玉马佩,长6.3、高2.9、厚0.2厘米。玉质青白色,有褐斑。浮雕,马作行走状,俯首,张口竖耳,臣字形眼,颈有细密鬃毛,足肢粗短,长尾下垂,尾中部有一小节突,尾末磨成斜刃,马耳后穿一孔,可穿系(图一)。这种玉马在商代十分少见,也是玉器中最早的马形象。

玉马

图二

玉马

图三

  西周时,玉马的造型有了一定的写实意义,现藏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文管会的虢国墓青玉马面,高5.6、宽3.5厘米。玉质青色泛绿,嘴及右侧有沁,器作片状,头面长方似马,双眼圆瞪,两鼻端凸起,头顶饰透雕卷曲角状物,脸面饰宽带纹,雕琢精致。虢国墓还出土了一件马首形玉饰,现藏于河南博物院,这件玉饰为青玉,嘴及右侧有沁,呈片状,圆眼,鼻端突起,头顶饰透雕卷曲角状物,面部雕宽带纹(图二)。除了装饰用玉,陈设用玉开始出现。现藏于山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山西省曲沃晋侯墓出土的玉马,玉质白色略泛灰,有黄色沁斑。圆雕,作站立状,体态较为丰满,目前视,口裂深,鼻翼翕张。颈项粗壮,刻有鬃毛。胸肌略鼓,臀腹紧圆。以双钩阴线云纹表现马的肌体,纹饰琢刻婉转、柔和(图三)。整体制作规矩,颇符合解剖原理,表现了马的静态,这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先进意义。

玉马

图四

  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制艺术品主要用来观赏,数量虽然不多,但多制作精美,尤其是战国时,玉马出现了圆雕,线条遒劲有力、转折自然,使马的造型开始逐步立体化。如山东曲阜市鲁故城战国墓出土的玉马,玉质温润细腻,抛光莹亮,是罕见的艺术珍品。雕成的马站立在方座上,高5.7、宽1.6厘米。呈站立姿态,昂首立耳,直视前方,钻双孔为鼻,马口微张,马后鬓呈竖棱突起,马尾挽起,身体发达,前腿直立,后腿微曲,这件玉马雕以阴线和浅浮雕着意刻画马的眼、耳、口、蹄、尾等细部,并善用“俏色”技法,利用原棕褐色沁雕琢马的耳、胸、臀、尾,与其他部位的青黄色相互映衬(图四)。此马造型生动,雕琢精细,使整匹马显得既强健又可爱,是战国时期玉马雕刻的代表作。鲁国故城出土的这匹玉马,是东周时期第一件圆雕玉马。

  秦汉唐宋元: 写实意味浓厚

玉马

图五

  秦代未见玉马,但秦兵马俑出土了一件铜马车,马的造型威武,是优良骏马。到了汉代,在造型上,注重整体效果,玉马造型准确、雕琢线条刚劲有力、行刀急速,是典型的“汉八刀”。 1966年陕西咸阳周陵公社新庄出土的玉奔马,质地温润,致密坚硬,属白玉。雕琢匀净光滑,奇妙玲珑。高7厘米,首尾长8.9厘米。奔马昂首嘶鸣,张口露牙,上唇方,下唇圆,双耳竖立,两眼前视,四肢弯曲,右前蹄蹬空,作飞腾状。躯干上有阴刻翅膀,马背上骑着双臂向前、双手紧挨马颈的仙人,头束巾,身穿短衣,细腰,衣摆为喇叭形。底座雕有互相缠绕的云纹状的长方形托板,长8厘米,宽3厘米,厚0.3厘米。玉马的尾和前肢皆有云状柱与托板相连,既美观又平稳。技艺高超,表现了西汉玉雕工艺的卓越水平(图五)。现藏于巨野县文物管理所的山东红土山汉墓出土的陈设用玉白玉马,仅仅长3.1、高1.5厘米,这匹白玉雕刻的马虽小娇小,但造型生动,玉质温润,如后足不残缺,应是一立马形象,这种圆雕作品较为少见。

玉马

图六

  南朝早期也有装饰用的玉马头出现,现藏于南京博物院,江苏省南京市光华门外石门坎六朝墓出土的玉马头长4.7、宽1.3厘米,青白玉质,通体沁成褐色,圆雕成马首状,颈部简化,为六角形,下有一方形孔,中有一小圆洞。此器应为插在某物件上,可能为刀柄,马首颇形象,圆杏眼出梢,耳以三角勾云纹饰,栩栩如生(图六)。

玉马

图七

  唐代以后,玉器制作开始向世俗化、生活化转变,马的形象也逐渐活泼生动起来。唐宋时期,开始以写实为主,雕刻圆润细腻,卧马的造型相对较多,多以回头卧马常见,古人巧借这种造型的谐音,表达“马到成功”之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唐代装饰用的玉马,长6.8、宽3、高4厘米。玉料经火烧通体呈黑色。圆雕卧状玉马,四肢收于腹下,以浅浮雕和阴线刻出眼、口、鼻、耳及鬃,尾根处透雕一横穿孔(图七)。唐代玉马较前代造型趋于温顺,体态肥硕。到了元代玉马的造型是长鬃小耳,雕刻线条粗犷有力。

  明清时期:极具写实生动活泼

玉马

图七

玉马

图八

玉马

图九

  明清时期,玉雕原料充足,工艺更为精湛,明清的玉马开始以传世为主,在传世的玉雕作品中,卧马的造型相对较多,古人巧借这种造型的谐音,表达“马到成功”之意。明清两代,卧马的造型尤其受到文人的喜爱,成为了他们书房几案上的陈设品。明代的玉马传世较多,造型也比较统一。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明代文房用玉马,高4.5、长8.3、宽3.3厘米。青玉,玉质显旧,圆雕一马,为回首卧伏状,右前足踏地,余三足卧于腹下,长尾弯于身体右侧。头较短,阴刻菱形眼,额前及颈后鬣毛下垂。背部凸起脊线,胸部与臀部肌肉丰满,造型准确逼真(图七)。此玉马大小适中,长条形造型,适合用手把玩,底座平稳,也适合摆放,可用作文房陈设和镇纸,明代的镇纸大多为这种圆雕动物造型。杭州历史博物馆也有一件玉卧马,马呈卧式,作回首状,尾上翻贴于腿侧,鬓毛与尾毛用阴刻线表现,整器体态丰满,栩栩如生(图八)。广东省博物馆藏的玉马,玉质碧色,马立于一山子形的底板上,手法写实,马首低昂、马身肥壮,马腿短粗而矫健,马鬓、马尾毛发浓郁,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各种马饰繁复精湛,堪为精品(图九)。

  关于玉马还有一则比较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与明代最为著名的玉匠陆子刚有关。他扩大了玉雕艺术的题材和内容,使玉器从神秘走向了与世俗审美趣味相投的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飞禽走兽无不入画,杯盘壶炉皆可制作。相传他无论做什么,都从选料开始,反复研究玉料,据其天然状态决定取舍。据说由于陆子刚技艺高超,出类拔萃,得到了明代皇帝的赏识,将其调入宫内供事。传说有一天,皇帝想试试陆子刚的才艺,拿出一个拉弓引弦用的玉扳指,让他在扳指上雕出百骏之图。一个玉扳指不过拇指大小,如果真要在搬指表面雕出一百匹奔腾的骏马,那即使有天大的本事也做不到,但陆子刚却满口应承下来。几天后,陆子刚将雕成百骏图的玉搬指呈上。皇帝仔细一看,搬指上并无百骏,仅有三匹骏马,以及崇山叠峦和大开的城门。这三匹骏马中,一马正向城门飞奔,一马已到城门下并向城里奔跑,另一匹在山谷中仅露马头。陆子刚在极有限的画面上,巧妙运用虚拟手法,寓百骏于想象之中,完美地表现了画面主题。于是皇帝对子刚的构思设计大加赞赏,陆子刚是用什么工具把玉器雕刻得如此纤巧至今还是个不解之谜。

  到了清代,出现了用和田籽料制作的玉马,马的造型也更加注重写实。尤其是乾隆帝对玉器的痴狂,使中国玉器发展到了巅峰。乾隆皇帝对玉的喜爱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乾隆对中国玉器史的贡献也是最大的,故宫博物院藏玉三万多件,其中一半为乾隆年制,精美者全为此时制作,玉马雕在乾隆时期非常生动传神。也因此,流传下来许多乾隆皇帝与玉的各种典故,其中一则就是关于玉雕“万马奔腾”的故事,有一次,乾隆皇帝看中了一块上好的岫玉,便下旨召岫岩的几名琢玉高手进宫,命他们将这块岫玉雕成一件“万马奔腾”。要在一块玉料上雕出一万匹马来,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功力精湛且对玉料有创造性的玉工们并没有被难倒,他们雕了一群骏马从山里奔驰而出,后面仍似有千匹万匹不止的场景。乾隆看后,龙颜大悦,不仅重赏了几名玉工,而且当场赞道:“手捧日月,两脚蹬空,日行千里,巧夺天工!”。乾隆的赞词,既是对玉工精美工艺的赞美,也道出了琢玉人的辛苦。

玉马

图十

玉马

图十一

玉马

图十二

玉马

图十三

  清代玉马以各种形式存在,且大多都是在小的器物上表现马的动态之美,且存在一定的寓意和意境。现藏于福建博物院的骏马图玉扳指,温润细腻的白玉上浅浮雕一匹骏马立于松树、岩石旁边,凉亭之上明月高悬,马背上刻“独立朝纲”四个篆字,形象真实自然,工艺精细(图十)。安徽省文物局所藏双骏图玉扳指,依然采用白玉,温润透静,圆环形,外环雕琢双马,一马昂头远视,一马低头吃草,浮雕阴刻,工艺极为精湛,形体自然生动,而另一侧配有阳雕四组文字,排列有序(图十一)。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是旅顺博物馆藏玉子母马,采用白玉圆雕相连母子双马,呈跪卧状,大马头部微抬,双耳前伸,尾侧卷伸于腹部,头鬓浓密,小马昂首卧于打码臀后,尾自然后耷,神态顽皮乖巧(图十二)。其实,清代玉马还表现在非常有名的马上封侯题材中,如马上封侯玉带钩(图十三)、马上封侯玉带扣、马上封侯玉扳指等等。

版权声明:本文为雅昌艺术网独家专栏,未经雅昌艺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雅昌艺术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站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2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2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