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歇气” 文保“补气”
2014-01-07 22:14:28 未知
今天,消息不灵通者乘兴去游北京故宫,可能要败兴而归了。北京故宫博物院近日发布消息,从今年起,除法定节假日和暑期外,故宫正式实行周一全天闭馆。而今天,是故宫多年来首次常态性全天闭馆。
各方报道的细节显示,闭馆并不意味着休假,而是给早已不堪重负的故宫一个难得的喘息机会。
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的北京故宫,享誉中外,慕名游览者逐年递增,去年成为全球唯一年接待游客量逾1000万的博物馆。尽管如此盛况对内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对外可彰显文化软实力,但单日客流超18万人次、全年游客超1500万人次的游客数量,让故宫文物承载量不堪重负。尤其是,故宫365天“连轴转”,很多古建不得不“带病工作”,很多文物不得不“疲劳作战”,并不利于文物保护。
如此,故宫设立闭馆日,工作人员藉此保养文物藏品、修缮文物建筑、检修安保设施,既可给“带病工作”的世界遗产更多“疗伤”与休养生息机会,也可给观众提供舒适的参观环境,一举多得。
但这些,只是故宫闭馆的一般意义,其深层次意义在于,作为“国保”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故宫“歇气”,是厘清旅游发展与文物保护关系的一次全新尝试。
当然,这样说,并非指故宫不重视文化保护,而是,面对巨大的社会旅游需求和蜂拥人流,故宫也不得不“牺牲”一些文保时间和空间。比如前文所说古建“带病坚持工作”、文物“疲劳作战”;比如文物整体保护修缮工程都是在不闭馆的情况下进行的,并不充分。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珍贵记忆,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厚度。如果文物因过度开发、保护不善而被毁,就是毁掉了一个文化符号,毁掉了一段文脉。如此,设立闭馆日,牺牲一些旅游需求,为文保腾出更多时间与空间,可谓故宫“歇气”、文保“补气”。
而设立闭馆日,也是北京故宫作为博物馆的角色回归。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说过,约八成游客从午门进去后都是“目不斜视”一直往前走,“先看皇帝坐在什么地方,再往前走看皇帝躺在什么地方,又往前走看皇帝的御花园,不知不觉就出去了”。游客看景不看展,实际折射出一个现实问题:人们对北京故宫的认知基本是肤浅的著名景区,忽略了其作为博物馆的本来身份。
根据国外经验,每周闭馆是博物馆建设的重要部分。北京故宫设立闭馆日,与国际接轨,无疑厘清了博物馆与旅游景区的关系。北京故宫馆藏逾100万件珍贵文物,是中国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故宫“歇气”,作为博物馆的角色加重,将为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承与输出“养气”。
无论厘清旅游发展与文物保护关系,还是厘清博物馆与旅游景区关系,北京故宫设立闭馆日,都可圈可点,这是北京故宫走向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开始,也是600年故宫走向下一个600年的起步。
但现在的问题是,作为文化古迹,故宫只是全国4000多家“国保”单位、世界遗产之一。其他地方和单位也都是旅游热点。这本来是相辅相成的好事,但这些地方和单位存在着通病:很多都是不顾合理容量、超负荷开发利用、“带病开放”。
不重视保护、过度开发,必将加快文物和古迹的衰亡。北京故宫在保护文化符号和文脉,其他地方却反其道而行之,这不是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符号和文脉、传承文化的正常状态。但愿各地能从北京故宫设立闭馆日受到启发,处理好旅游挣钱与文物保护、文化传承的关系,为文保“补气”,为文化传承“养气”。
(责任编辑:江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