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邵逸夫的艺术情怀:被陈逸飞油画催泪

2014-01-08 10:41:03 未知

  陈逸飞的著名油画《寻梦佳人》

  梁园虽好非久恋 梦里他乡是故乡

  陈逸飞的著名油画《寻梦佳人》,这幅作品以旧上海大户人家的女性为描绘对象,画面传递出一种宁静与平和、雍容与从容,它展现了三位旧上海的大家闺秀一种惬意的生活状态,其中两位眯着眼睛偎依在地毯上,似乎沉浸在梦境中,又似闭上眼睛在想着各自美好的事情,另外一位独自坐着,脸上的表情飘忽而又凝重,似乎在沉思着什么。

  据说香港富豪邵逸夫看到这幅画后,曾经为之动容落泪。为什么?以年青一代的眼光来看,这是不可理解的。但是稍稍研究一下背景就会发现,邵逸夫的落泪不是空穴来风。

  邵逸夫于1907年出生于上海,父亲是上海锦泰昌颜料公司的老板。与其他同时期的名门望族子弟一样,他也经历了家族的辉煌与没落的起伏:改革开放后,那些先富起来的人大多是名门望族子弟,他们完成了资本积累后,会自然而然地想拥有他们祖辈那样奢华尊贵的生活,因此他们收藏艺术品,接近艺术,希望艺术能连起那曾经断掉的贵族气息。

  当邵逸夫先生看到《寻梦佳人》,不由联想起父辈往昔的辉煌,家族的兴衰没落的波折动荡立即涌现心头,万千感叹,那是对生命的感叹、对先人的思念、对心灵的洗礼……这是一种千金难买的特殊体验。

  

  陈逸飞的代表作《夜宴》

  拱手《夜宴》讨你欢 夕阳红也有春天

  陈逸飞的代表作《夜宴》,曾创下中国人在海外拍卖油画的最高价纪录。1992年3月,香港佳士得推出的第二次中国油画拍卖中,陈逸飞的《夜宴》以198万港元再次拔得头筹,市场开始对他的作品刮目相看。

  《夜宴》的创作,源于陈逸飞的“周庄情结”,陈逸飞和画友在周庄借宿,一家茶楼飘出的婉转的琵琶弹唱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给他这类题材的创作带来巨大的影响。陈逸飞画的水乡风景、女性人物并非是纤弱的,而有其浑厚感、雕塑感、现代感。空旷的背景吸收了中国传统画法的长处,空灵、实在。而所画人物无论是外表、体态、动作,都体现一种淡淡的哀愁。江南水乡成为陈逸飞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在他的全部创作中约占四分之一的分量。中国的历史形象和地理形象,经过陈逸飞上海式的中转、改造,变成了一种美丽的怀旧意绪。

  在《夜宴》的拍卖过程中,还有一段邵逸夫与方逸华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温馨小插曲。

  邵逸夫和现任妻子方逸华是在1952年相识的,此后四十多年,方逸华一直在邵逸夫身边帮他打理邵氏和无线的日常业务。直到1997年,两人才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正式注册结婚,当时邵逸夫90岁,方逸华61岁。有趣的是,婚后两人依旧住在各自的家,只有到了礼拜天,方逸华才会到邵家,和邵逸夫共进午餐。

  当时方逸华代表邵逸夫参加一场名画拍卖会。会中,一幅由旅美画家陈逸飞所画的《夜宴》是拍卖会的热门作品,由港币400万开始喊价,共有6位人士角逐,方逸华也在其中。最后只剩方逸华和一名台湾商人竞标,对方喊出港币160万,这时方逸华正准备继续喊价时,同行的人劝她放弃,认为老板邵逸夫对于这样一幅画花费重金恐怕会不高兴,但方逸华还是果断地叫价180万港币并成交。果然,当邵逸夫手捧那幅《夜宴》时十分高兴,还夸奖方逸华眼光独到、办事能力强,接着就把画挂在办公室最醒目的地方。

  而今逝者已矣,但相信回想起前尘往事,“六婶”方逸华还是会为与邵逸夫的心有灵犀而会心一笑。

 

(责任编辑:付俊逸)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3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3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