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Creative M50评选观察:多元化的当代性语言

2014-01-14 15:56:21 未知

  1月13日晚6点,2013年度Creative M50创意新锐评选(下简称Creative M50)获奖作品展览,以及相关颁奖仪式在上海举办。经过评委会全面的考量与评定,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童昆鸟携其作品《撞ji》,荣获本届“评委会大奖”。武敏敏(作品《蒙太奇系列》)、余敏捷(作品《会议室系列》)以及王海龙(作品《低俗小说的零件》)分别斩获金、银、铜奖。昨日,27枚奖项正式颁发后,也标志着Creative M50告别了属于它的第七年。

  Creative M50是由M50艺术园区自主推出的年度项目,以此激励并推广年轻的艺术家。所有参选选手均来自全球的艺术院校,他们或是在校学生,年长一些的选手也仅毕业两、三年,“风华正茂”是他们鲜明的风貌写照。本届评委会主席张晴认为,这些艺术院校的在校学生,是未来“最活跃的、最具发展潜力“的艺术家。在仔细翻阅参展作品后,他说道:“本次参与评选的艺术家、以及其作品,从整体上来说较以往有很多的飞跃,他们的作品共有三大特征:一个是创作理念具有先锋性,而是创作的语言具有独特性,三是创作气质具有独特性。”

  张晴所述的三大特征,逐一反映在每一件参赛作品中。这些“90后”艺术家,相比“70后”与“80后”群体,能更直接利用当代艺术的语言,将自身的经历转换为一件或一组作品。策展人鲍栋在观赏获奖作品展览后说:“他们(90后参展艺术家)的作品,在技术、制作、语言上已经很完整了。我们过去所担心的技术上的不完善,或者语言上、观念上的排斥感,这些都不在他们这里体现。”

  见到中央美术学院的童昆鸟时,他正在展厅向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主任、OCT当代艺术中心上海馆执行馆长张培力解释他的作品《撞ji》。这件装置以特定的速度和频率,用一根椎体物连接着按压即发声的玩具鸡,以及一台往复式伸缩电机。当椎体“刺“向玩具时,它会一次次地、有韵律地发出“尖叫”声。面对这件具有黑色幽默的作品,张培力感兴趣地问:“你有没有对它(装置)做过实验,比如控制‘撞击’的时间和频率;或者有没有实践过,在怎样强度的撞击和频次数量后,玩具将会刺破?”相比当代艺术作品的“成果”,张培力更关注作者背后的动机。

  另一件令他感兴趣的作品,来自曾露林的作品《茫(系列)》。在昨日举办的研讨会上,不善言辞的曾露林在阐述自己作品时,反复说她只是“爱”做这些。对此,张培力点评到:“《茫》这个系列是很自然、很单纯、又很丰富的。它并没有直接说什么,每位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曾露林说她对复杂的社会、或是政治没有太大的兴趣。但她却是很明确自己想要做什么,这种创作的心态很珍贵。”张培力认为,一些在校学生以及年轻的艺术家的作品,面对着类似的问题:他们的作品看似老练成熟,却在作品的“态度”上,没有思考清楚,甚至思维是比较杂乱无章的。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