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子林:艺术品市场 机构盲目炒作最终会“双输”
2014-01-23 16:29:30 未知
现阶段一些以投资为主要目的的收藏机构,习惯以金融手法操盘艺术品市场。比如,将看中的艺术家的作品“一网打尽”,以垄断、囤货、炒作等方式频频获利。这不免让人担心:有中国特色的“机构市”,将会使艺术品市场发生怎样的巨变?机构操盘之下,市场是走向秩序化还是更加混乱?
徐子林(艺术家、评论家及策展人):我认为,当下最值得警惕的是一些收藏机构进行有策略的炒作。比如,购入某艺术家50幅或者100幅作品,先拿一两幅在市场上拍出一个很高的价格,拉升作品的价位,然后出货,在市场上获取利益。
机构有雄厚的资金,“操盘”艺术品市场又不违反任何法规,长此以往,似乎颇有失控的可能。要我说,现在确实没法管,并且也无须去管,让他们自己了断吧。毕竟,艺术品市场不是依赖炒作就可以获得最终成功的。你会发现这个市场中有些人,有些机构,虽然钱多,但最终会输得很惨。因为艺术品从根本上是不能依赖炒作生存的,它有自身的脉络和发展规律。如果不尊重这个规律,就好像一辆总是闯红灯的车,短期内看效率很高,但遇到事故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这个“事故”一旦发生,就是“双输”的结局:一方面是艺术品市场本身会很受伤;另一方面是投入资金的企业也会被重创。
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炒作不仅弥漫在艺术品市场中,我们生活的很多领域都存在这个问题。中国人的价值观可能是在社会转型期中不够稳定,造成了目前社会的浮躁情绪。我们只能寄希望于艺术品市场的参与者——包括收藏机构,能提高自己的自觉性,尽量从技术、从结构性做起,明白冷静和理性的收藏才是最有前途的。
观点摘自大洋网-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