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仁者乐石”中国石雕艺术大师林超群的艺术

2014-02-12 11:21:30 未知

  腹有诗书气自华,儒雅富有学养是林超群作品气质的又一体现。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诸多艺术创作者毕生内外兼修,林超群也不例外,他专研雕艺之余,还博览群书,对诗书画留心学习,醉心古典美学,养眼界,养心界,从而养气质。他的作品,题材多取自诗词典故,如《清明诗意图》,《渔樵耕读》,《牧童遥指杏花村》等作品既是书卷气息的流露,又是他诗意的归宿。其中《清明诗意图》所蕴涵的潮湿肃然,宁静清明的气味在山林,牧童,行人邂逅的瞬间悠然而出,雕工细腻却不杂乱,把薄意的干净,飘然表达得恰到好处。

  林超群的寿山石艺术所呈现出一派纯真和谐之态,这种正是他对艺术和人生的思索。林超群多数作品所诉说的故事都很平凡、树、人、景、兽、禽是他常常创作的,平凡中蕴涵深意,饱含了作者纯真处事的生活态度与石头之间神秘的平衡点,仿佛得神力之助,作品多有天趣,著名画家吴悦石在《快意斋论画》中是这样说天趣的,“天趣者,非得于人,实受之于天者。所谓天者,契机也。融情、景、机、趣于一炉,赖人以发之;趣者,必先究其情,穷性,牵其机,尽其态,八面来风,涉笔成趣,耐人寻味,曲尽其妙者也。

  田黄石《童趣》就是这样一件纯真浪漫的天趣之作

  林超群以刀当笔描绘出草长莺飞二月天两小儿飞奔于山坡原野间,忙趁东风放纸鹜的活泼意境。作者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工笔与写意相结合,近处孩童衣抉飘飘,笑语盈盈,天际云蒸霞蔚,风筝若隐若现,整体构图舒展,轻盈,画面虚实相生,引人入胜。浮华人间中寻常有难得的童真野趣尽在一石上。正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自然》中所描绘的,“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予不夺,强得易贪。幽人空山,过水采蘋,薄言情悟,悠悠天钧。”林超群体察万物,明之气,山川草木之气,花鸟鱼虫之气,人之气……交融汇聚,蘋万物之气,融入创作,自然天成。

作品

作品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 暂无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