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李敬东:拒绝书法进入小丑时代

2014-02-14 08:45:29 未知

  若干年前,国内某位颇具影响的书法家在国外现场书写书法作品,同时该国一位钢琴大师伴奏,这种中外艺术现场合作竟被媒体大肆炒作。一夜之间,书法家博得国际书法大师的美誉,而真正懂得书法内涵的中国人,一定会觉得当代书法变得越来越滑稽可笑。一些倡导书法国际化的人士冲向世界舞台,频繁上演“皇帝的新装”,扮演小丑来欺骗热爱艺术的民众。

  某些书法家对待传统书法,究竟持有何种态度呢?不妨看一段名家临帖视频。某名家在谈到临摹王羲之《十七帖》时,一边意临,一边自言自语说:“一定要逼得王羲之喘不过气来。”就是这一句“逼得王羲之喘不过气来”,明眼人便会看出临书者用心所在!此言一出书坛一片哗然,反传统书风甚嚣尘上。有人在书法论坛上站出来说要打倒统治书坛千年的“书圣”王羲之,有人则不断寻找时机,向海外和异域输出书法,让书法游离于传统延续的轨迹,抛向所谓的国际。

  前不久,我出席本埠书协新春茶话会,在发言时说,书法发展和繁荣不是件坏事,但书法在发展过程中不能离开传统。这里所说的传统不单指技术层面,主要还在于书法理念。当代人的价值观趋向于数字化,人们的视线尤其注意数字后面有几个零,但容易忽略一点,当数字后面的零累积到一定程度,诸多零也会膨胀,一切数字都会复归于零。书法能不能国际化?当书法一旦走向世界,必然会失去自身的优势,在国际舞台上出尽洋相。现在,书法在国际化的导向上,被裹挟进入新的轨道,扭曲变态。书家们以快餐式的创作方式参展、包装、炒作,进入艺术市场。古人强调十年磨一剑,在今人那里,往往企图以两三天的急训来拿个什么大奖。书法在当下,毫不例外地进入打造文化工程的伪艺术时代。诸如此类,岂不是书法的极大悲哀吗?

  新年伊始,我所在学院迎来了艺术家陈丹青的讲座,陈先生早年从事油画创作,有多年美国生活的经历。在国外,他除了研究艺术以外,开始关注西方历史文化,后来回国就职于清华,数年后再度出走清华,成为一名特立独行的艺术家。陈丹青是位有思想的艺术家,他尊重民族文化,反对异域的思想演变和多方对华人的侵略。泱泱华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怎么会在近年国际化进程中,丢掉自己的尊严,放弃本民族传统的精华,去一味地跟风、崇洋,拾人牙慧呢!

  书法有关于风骨的论调,古人常常会因其人而贵其书,也会因其人而废其书。弘一大师提出的“书以人传”,而不是“人以书传”,是对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的最好阐释。西方人没有风骨这样的概念,他们也许会认为风骨就是指品格,但他们鲜有人知,中国艺术也是关乎人品的诸多方面。许多国内书法名家以出国举办展览为无上荣耀,希望民族艺术得到世界的认同,博得西方人的喝彩。他们是真正的缺乏民族艺术自信,认为墙内开花墙外香,但让外国人来给自己的文化把脉,其结果会如何呢?

  以天下为己任的才人志士应该心存忧国忧民的心态,这里的“忧”有一层含义是文人自我约束和内敛的思想品质。我十分欣赏叶嘉莹先生所说的“弱德之美”。何为“弱德之美”?叶先生说:“弱德是贤人君子处在强大压力下,仍然能有所持守、有所完成的一种品德,这种品德自有它独特的美。”书法走向国际意味着什么?由此,想起了许多年前,行为艺术家徐冰等人在国外搞了一次行为艺术——把一群猪赶进猪圈里,公猪身上带有外文的标记,母猪身上写有汉字,让这些猪在观众面前公开交配,这就是有名的“配猪”事件。以此来观照书法走向国际的命运,那些热衷于标榜国际书协主席、国际书法大师的名流们,若亲眼目睹“配猪”的行为艺术,该作何感想?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