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婺源深度盘点历史家底 徽州文化底蕴江西复活

2014-02-19 10:27:22 吕富来

  日前,随着浙源乡凤山村查氏宗祠和思口镇新源村俞氏宗祠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使得婺源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增至5处15个点,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婺源县通过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文化保护工程,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4个、全国民俗文化村12个、中国传统村落15个。目前,该县以徽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占全县旅游90%以上的份额,璀璨的历史文化吸引游客纷至沓来。2013年,该县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门票收入2.5亿元、综合收入51.8亿元,分别增长19.2%、15.8%和20.5%。

  婺源古村落资源丰富,徽文化底蕴深厚,以古村落为载体,宗祠、官邸、商宅、民居、“三雕”等文化瑰宝熠熠生辉。该县以建设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契机,成立古村落保护协会,出台《婺源县文物保护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管理机制。同时,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开展“婺源·徽州传统社会”大型课题研究,出版《婺源的宗族、经济与民俗》丛书,深入挖掘、整理和弘扬徽州民俗文化。

  近年来,婺源县每年投入上千万元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文化普查工作,对于分散在乡野的古建进行调查摸底、登记建档。对于新发现的古建、古桥、古牌坊等500多处文物,依法开展科学的文物保护工程,做到维修或恢复重建后的文物建筑、传统村落与历史原状同周边整体风貌相协调。为提高旅游城市文化品位,该县大力实施城区改造工程,投入上亿元恢复了太子太保四柱牌坊、文公阙里牌坊、孔庙大门等一批古建,保护了虹井、廉泉等文物。同时,“复活”了徽派景观桥、文公大桥、婺女神像等一批文化景观。此外,投入巨资对全县3000多幢公路沿线和景区(点)非徽派建筑实施“改徽改古”工程,还开发出一系列“三雕”徽派建筑模型,免费设计6套徽派建房图纸,引导百姓传承徽派建筑艺术,将全县打造成为“徽文化大观园”。

  与此同时,婺源县文化部门组织多个工作组,深入全县100多个行政村,先后普查到传统舞蹈、戏剧、美术、技艺等八大类72个项目,建立健全婺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恢复傩舞、抬阁、豆腐架、茶道、板龙灯、花灯、祠堂祭祖等一大批民俗文化,开展文化遗产研究和申报工作,其中徽剧、傩舞、徽州三雕、歙砚制作技艺四项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基础上,婺源县将徽剧、傩舞、茶道、抬阁、地戏、灯彩、婚嫁等民俗文化活动和歙砚、三雕、纸伞、傩舞面具、制茶等传统技艺展示融入到乡村旅游中,做强民俗文化体验游,成功推出严田古樟民俗园、篁岭民俗文化村、丛溪庄园度假村等一批文化体验旅游景区。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心蓝)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