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引发艺术市场“蜕变”
2014-02-21 10:24:46 周永亮
--银行与艺术产业报告之三
现在,艺术金融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话题。进入2013年,南京和潍坊相继推出新的艺术金融产品,与以往产品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金融资本此时大力介入艺术行业?对艺术行业带来了哪些改变?
在艺术金融的浪潮中,除了通过金融产品融资,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保利文化)选择了上市。近日,有市场消息称,保利文化即将赴港挂牌上市,计划在2月第三周进行路演,2月底招股,3月初即挂牌,融资规模在3亿至5亿美元(约合23亿~39亿港元)。
“保利拍卖虽然是保利文化的盈利大头,但上市后筹集的资金很可能主要用在发展保利文化和影视产业,拍卖获得的资金有限,但对已经是拍卖业规模第一的保利拍卖来说,可能是一次大的机遇,会加快其海外扩张的步伐,直接挑战苏富比和佳士得等国际拍卖巨头。而这或许会引发拍卖行业上市或融资的序幕。”长期观察拍卖市场的刘先生说,进而推动艺术市场的再次转型。
其实,中国艺术市场的每次蜕变都离不开资本的推动。自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美术品市场健步走向成熟,其显著的特征就是市场结构的组合成型,即逐步形成了以专业画廊为主体的一级市场、以艺术拍卖为主体的二级市场,以及以艺术博览会为主体的一级半市场彼此分工、相互扭合的市场结构,形成了如今艺术市场的雏形。这时的艺术市场是由以海外藏家为代表的国际资本掌控。
自90年代末期,为了获取更高的附加值,地产行业开始介入艺术。业界人士认为,1998年,陈家刚建立的“上河美术馆”和潘石屹建造的“长城脚下的公社”,开创了艺术地产的先河,成为当代艺术与地产项目互动的范本。这时在国内涌现的艺术地产,大多是概念化艺术地产或“地产+艺术馆”的单一式地产,如2001年上海浦东的“香榭丽花园”和后来北京白子湾社区等
“虽然这种模式简单粗放,但客观上却引发了中国民营博物馆、美术馆的浪潮,对于中国艺术,特别是当代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也推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在2003年快速增长,这股热潮一直持续到2006年。”李功说。
在地产资本之后,金融资本也开始尝试涉足艺术。2004年11底,北京东方国际拍卖公司举行了国内首个以金融与收藏为主题的艺术品拍卖。但金融资本大规模的介入还要到2007年,民生银行设立发起的中国第一个艺术类艺术金融产品“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随后于2010年1月,民生银行又发布了“艺术品投资计划2号”,随后国外内银行、信托公司大规模介入,艺术品抵押、艺术品按揭、艺术品信托、艺术品基金、艺术品“股票”、艺术品交易所、艺术品市场指数等金融产品近年仍层出不穷
“金融资本对艺术圈的影响是巨大的,打通了金融和艺术之间的渠道;同时也在重整原本脆弱的艺术生态,延长了艺术产业的链条,艺术运输、仓储、保险也是在这时候才开始受到业内人士关注。”李功说,2007年中国以强劲的姿态震惊世界,中国艺术市场走进“亿元时代”,也成长为世界第三大艺术品拍卖市场,随后在2012年迅速占据世界第一的宝座。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