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的边界:回归本体和面向未来
2014-02-24 10:26:10 张桂森
--AAC艺术中国2014初评报告之一:雕塑
回望2013,当代艺术市场继续显示出雾霾般的不明朗,而相比架上绘画,雕塑界2013年的线索梳理明显清晰得多,从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到走向城市公共空间的双年展等项目,雕塑界可谓如火如荼。没有动不动的上亿拍品,雕塑界似乎习惯了在“冷市场”下吹着令人惬意的学术热风。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用“走出学院”、“面向未来”、“回归本体”来总结2013年的中国雕塑界,在他看来,雕塑界用多元、多方向来探索时代。
此外,2013年的雕塑仍然是突破边界的年度,最活跃的活动出现在跨界、突破边界的展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翁剑青说到:“最近深圳雕塑院在广场上做的雕塑,把大量工业废料对人类经济产生正面效应的同时,又对整个人的生态和整个城市的发展有一种威胁,这种表达、制作都是很有创意的,把电子垃圾怎样和死亡数字结合,这里边结合是对社会的一种警惕和批判,这都是用微叙事的方法。比如填海要地造成生态上的危机,艺术家做的东西是很小的,虽然一只鸟但是它的意义和当地的城市生态、生存状态的危机发生关联,具有批判精神,这方面都是微叙事。”
近几年,雕塑的边界一方面使内部产生突破,另一方面也受到外在的压力,什么是雕塑和当代艺术这样的界定越来越不容易。“这样的结果导致年轻艺术家正在寻求科技对雕塑的突破,包括数字技术、声音技术各方面的技术。在大同双年展,上海的一些展览也看到,你无法区分什么叫雕塑,他们做了很多声音装置事实上是雕塑,但是他们已经超越了这个领域。”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冯原说到。
鲁迅美术学院的雕塑系教授霍波洋曾尝试把雕塑系学生分为两类:人文视觉形态班和科学视觉形态班。他在自己的教学中找一些“搞科技”的人给科学班的学生上课,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学生能做出非常棒的当代科技雕塑,但同样也有人提出来这样的雕塑缺少人文性。“当然有争议,但它反映了科学技术对雕塑的渗透这个不争的事实。至少他在尝试。我们一致认为真是有偏人文和偏科学两种取向,感性和理性,霍波洋作出这样的教学实验,透露给我们的信息是雕塑界如何有一个应对和想象未来的能力?”孙振华说到。
多年以来,雕塑艺术家唐尧都在思考如何让科技和雕塑艺术无缝对接,在他看来,科技和艺术之间仍然有着一个很大潜力的发展空间。“我是学理工出身的,看到科技那边有很多成果略微引到艺术这边来就显得很有意思,艺术这边略微带到科技那边去,科技就显得非常有文化色彩,但是两边就是带不过去,中间一个墙就这么隔着。我还曾经想过把我上的那个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和中央美院搞一个合作项目,这边化工的成果这边来用,美院的东西带这边来用……”
“开始我觉得雕塑界受到装置冲击比较大,我就特别想把雕塑转化为当代艺术。这两年我反而慢慢又保守了,我希望雕塑本体的东西多做一点。后来看到美院的一个展览,还有常青画廊做的雕塑展,雕塑作为传统语言从形体出发,确实和装置有不同之处,这样一个艺术形式在当代是有一种存在的可能性,确实有不同的味道。”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所博士刘礼宾提到自己在和雕塑家聊天的时候,雕塑家做的装置和一般艺术家做的装置是不一样的,雕塑家们的创作更多的是一种雕塑语言的在场,“纯粹作为雕塑来讲在我看来也不是现在没有一种可能性,现在特别需要集中式,也不是保守,守住一个本体以后自发演发的可能性。”刘礼宾说到。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