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家需冷静和反省
2014-02-25 18:02:12 陈博
--AAC艺术中国2014初评报告
“水墨”“当代水墨”“新水墨”“再水墨”……一系列以水墨为核心的名词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里似乎成为艺术界逃脱不了的热门话题。从艺术家的参与度和创作热情,到新闻媒介的全方位广泛宣传;从国内外展览专场的相继举办,到各类型研讨会的激情辩论;从资本力量的大量涌进到拍卖市场的“神话”诞生……促使着这一以绘画媒材代替政治国家划分艺术门类、企图在追寻民族文化认可的同时又希望突破国家局限走向世界的“水墨”艺术上演了一场引人注目的大戏。然而,在这一迷人眼的好戏面前,我们当如何认清“水墨热”表征下的真面目?又当保持怎样的态度和研究方法去面对这一现象并促进“水墨”的良性发展?
水墨大潮,泥沙俱下,有隔岸观火者,有浑水摸鱼者,有推波助澜者,亦有脱身自保者。作为艺术世界里关键一环的策展人,则应摆脱既定的成见,保持独立的思考,不碍于世情,保有自己的“偏见”,坦诚的对待这一现象。
湖北美术馆副馆长冀少峰认为,对于水墨的关注“我们要有自己的职业判断”,而且要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在过去的一年里,太多名目频繁的水墨活动给公众造成了一个水墨火热的现象,“其实这是一个假象,水墨还是一个正常的发展态势,并不是像流传的那样说今年是‘水墨年’……我们要提出面向未来的发展问题,在总结水墨的过程当中为未来提出问题,究竟水墨应当怎么去发展?关于水墨的定义现在也存在混杂性,在这个问题上也是需要我们静下来研究的……拍卖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当大家都以拍卖为标准的时候,其他的标准在哪里?这是需要让我们警醒的。”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也觉得目前的“水墨热”有着泥沙俱下的情况,但是,这种“乱”并不一定就是坏事,毕竟乱中还包含着好的一面,“乱”终究是好过于无人问津的“死”。“乱一点没有关系,先铺开做大”,殷双喜强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作为专业的批评家、策展人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我们要努力推动水墨的发展,但是我们也要有一种判断,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要努力去发现哪些东西是有价值的,值得去推动、去分析的。水墨越是活跃,对策展人和批评家的要求就越高,如果我们只是被动地被各种力量拉过去,只是增加了一种音量,为水墨热潮的音量扩大一些规模,我觉得这样我们是没有做到位的。”
殷双喜的观点是值得大家深入思考的,但是,这种论调又是很容易被大家忽略掉的。在经历了八九十年代艺术批评的黄金期后,随着市场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批评的影响力已经渐趋弱小,不仅关乎利益、世事人情,更重要的是可资竞技的批评环境的丧失。现代艺术批评,这一舶来品,在引入中国的同时也承载着过多的外国故事,一个著名的凡·高案例,当时的批评家没能认清这位艺术天才,因为那个时代没能提供向社会引入凡·高的途径。而如今的中国批评家所面对的则是完全相反的处境:有太多的渠道向社会介绍更多的“凡·高”,太多的“凡·高”让批评家无从选择,批评家们过于注重自己的“预言”,怕自己成为蹩脚的预言家,他们开始关注任何艺术现象,但是却没有真诚的意见和攻击,他们选择对任何的艺术现象“沉默”,因为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各类繁杂的艺术品和艺术现象都有可能在将来的某一时间、某一地点被某一人发掘出来,而致使自己的预言破灭。而我们的批评家不应当因此却步,因为我们也知道很多批评家的真诚攻击所成就的艺术现象:路易·勒鲁瓦攻击下成就的印象派莫奈、沃塞尔攻击下成就的野兽派马蒂斯,等等。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