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别出私玺的程瑶田
2014-02-27 14:56:13 韩天衡 张炜羽
先秦印章统称古玺,盛行于战国时代。印学界对古玺的认识,因为去古益远,而要滞后于汉魏印。明代朱简在《印经》中对一些“有识有不识者”判为先秦以上印,已属创见,但时代过于宽泛,也未能引起同仁的关注,在学术上达成共识。清代中期前,好古的鉴印家们在辑录古印谱时,也大多将古玺作“未识私印”附于谱后,甚至不予收录,这种误认颜标、朦胧无知的状况,直到大学者兼篆刻家程瑶田的出现,才得以改观。
程瑶田(1725-1814),出生时因稚嫩小手中有一“田”字掌纹,遂以田名,字易田。安徽歙县人。程瑶田勤思好学,博识多闻,却于科考屡屡受挫。四十六岁甫恩科中举,六十四岁授江苏嘉定(今属上海)教谕,嘉庆元年(1796)举孝廉方正。程瑶田早年与戴震、金榜同游皖派经学家江永之门,又与乾嘉学者钱大昕、王念孙、汪中、王鸣盛、翁方纲、阮元、桂馥等私谊深厚。他笃志著述,研究涉及训诂、象数、地理、名物、制度、历算、声律、金石等各个领域,在士林中有很高的声望。晚年目瞽,犹口授晚辈撰成《琴音记续篇》。
程瑶田在研究经史之余性耽书法,得晋人笔法。工篆刻,宗法秦汉。时广东番禺进士潘有为宦游京城,喜收藏古铜印,达一千三百余钮,拓成《看篆楼古铜印谱》。乾隆五十二年(1787)秋,潘氏邀请相交多年的程瑶田观赏藏印,并嘱为印谱作序。程氏在序中真实记录下了与潘氏及其文友张敦仁、宋葆淳一起鉴印时的对话,如亲謦欬,诸老音容,宛在眼前,也为印学史留下了一段难得的学术史料。
当宋葆淳留意一方“王氏之土尒”古玺时,程瑶田解答了“土尒”即“玺”字的缘由与区别,称:“《说文》‘玺’专属之王者,而蔡邕《独断》则以‘玺’为古者尊卑共之,秦汉以来,惟至尊称‘玺’。”证明“玺”是秦汉以来帝王印章的专用称谓,而在秦代之前“玺”是不分贵贱,“尊卑共之”的。宋葆淳又询问谱录中的“私土尒”“私尒”等印作何解时,程瑶田明确地说:“此皆‘私玺’二字也。私玺者,卑者之玺。玺但用‘尒’者,古文省也。”而“私玺”如同“家玺”可不冠姓名,均作为封物凭信之用。程瑶田通过大量古玺实物的比照,藉其对古文字学与训诂学等深厚的素养,得出这一重要、大胆的学术高论。虽寥寥数语,如探骊得珠,为古玺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也使他站在了印学研究的前沿。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