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荷兰错觉图形大师埃舍尔名作在台北故宫展出

2014-02-27 15:14:25 未知

埃舍尔1924年至1934年定居罗马时的《自画像》

埃舍尔1924年至1934年定居罗马时的《自画像》。(图自台湾《中国时报》)

  中新网2月27日电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电影《盗梦空间》主角们在迷宫里被追杀,那座无止尽的阶梯迷宫,设计灵感就是来自荷兰艺术家埃舍尔(Maurits Cornelis Escher)的名作《上和下》。埃舍尔利用人类的心理错觉经验,创造出许多脍炙人口的版画作品。台湾民众现在就能亲眼目睹埃舍尔的版画原作,“错觉艺术大师:埃舍尔的魔幻世界画展”首次完整呈现埃舍尔毕生艺术精髓。

  由台北故宫博物院、耶路撒冷以色列博物馆等共同主办的埃舍尔的魔幻世界画展,共展出152件埃舍尔的版画原作、素描手稿、埃舍尔亲自雕刻的版画版材,为该馆馆藏首次在东亚展出。大众熟悉的《上和下》、《昼和夜》等代表作,以及构图最复杂、长达3米的长卷《变形二》,均在展出之列。

  埃舍尔1898年出生荷兰,卒于1972年。住家是工程师父亲设计建造而成,后来变成市立博物馆。埃舍尔曾在这里举办过个展。虽然埃舍尔作品中充满数理感,但求学期间的数学表现并不突出,反而自述巴洛克音乐、尤其是巴赫对他的启发很大。

  埃舍尔活跃于意大利、瑞士、比利时与荷兰的60年间,正好是欧洲历史上充满混乱与革命的时代。策展人Ronit Sorek说,二战对埃舍尔的冲击很大,“战前埃舍尔创作许多如家人的肖像画,战后他的创作变得灰暗、创伤和机械感。”

  如1944年《遭遇》,象征悲观的黑人和象征乐观的白人排列成队,又彼此镶嵌在一起,最后面对面握手,彷如悲喜互为一体;1956年的《天长地久不相离》是他与妻子的自画像,相互缠绕的绷带构成男女脸庞,灵感来自小说《隐形人》主角饮用化学药剂后隐形,但又不希望完全隐形,会用绷带缠绕头部。埃舍尔以此表现与妻子永恒不渝的爱情。

  埃舍尔最有名的是运用科学原理创作的作品,如他以潘洛斯父子在心理学杂志提出“潘洛斯阶梯”创作的《上和下》、《相对论》等,这种“不存在的建筑”无论向上向下都是无止尽的阶梯,观众也找不到最高或最低点。

  埃舍尔在平面空间里创造出立体世界的想象令人惊叹,魔幻场景也为电影《魔王迷宫》、《全面启动》灵感来源,同时也是数学家研究的素材。

(责任编辑:程立雪)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