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郑国谷 × 阳江组 : 最后一博!”双人展

2014-03-04 15:08:24 未知

 

  2013年10月11日(週五)下午六到八时

  (展览至2013年11月2日)

  郑国谷 × 阳江组的展览《最后一博!》将日常生活的元素如衣食住行与一切想象得到的艺术创作形式结合起来,包括绘画、摄影、书法、装置、多媒体、行为。艺术家郑国谷、陈再炎、孙庆麟以及他们形形色色的合作者总是以其创作实践力图挣脱任何既定规则和可控范围。

  在过去的二十年裡,阳江组核心成员郑国谷以其独特的创作方式,将想象、创造力和现实结合在一起,开创了他非凡又炫耀的艺术生涯,让我们看到了一系列充满震撼力和挑舋性的行为和创想。最近十年来,他与家乡阳江(广东南部一座二线小城市)的一些艺术家长期合作,取得了令人兴奋的成果,他们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 “组织” -- “阳江组”。“阳江组” 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功夫片裡的黑社会秘密帮派,而不是艺术史上的艺术团体。

  如今的当代艺术,除了被市场力量“吞噬”外,其自身的发展已经变得日益机构化和学院化,过度阐释和理论主导一切。面对官方体系,艺术迅速丧失了作为社会和文化另类选项的作用,更别提前卫性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创作开始寻求政治正确,包括“身份政治”。它的中文提法经常出现在各种有关“中国”和“国际”、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矛盾的争论中。从某种程度上讲,此类“争论”不仅有可能把艺术界的一部分引向民族主义,更危险的是,还会导致某些艺术家以牺牲个性、独立性和批判性为代价,加入“文化博弈”中的棋局。阳江组的艺术家与此不同,他们“偏安一隅”,完全置身于这种“主流”倾向之外,宁愿“忽略”这种高度意识形态化和政治化的争论而享受创作的自由。在那裡,他们随心所欲地生活著。而家乡的生活方式很长时间以来就受到多重文化的影响:广东,香港,大陆,西方,本土,全球,古代,现代,精英,大众,而最重要还有个人。住在这裡的人,农民也好, 市民也好, 一律都隻顾自由自在过日子。他们对区分现代与传统、社会/政治正确性和个人梦想毫无兴趣,什麽奇怪的东西他们都吃,还搞各种各样的“迷信”活动,对于生意中合法与非法之分也全然不顾…总之,他们完全享受著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虽然对很多人而言,这完全不合常规甚至是叛逆的。阳江组将这种精神吸收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产生了异常丰富而激动人心的作品,对一切可能性的形式敞开了怀抱:他们的作品经常将行动和装置,书法和畅饮,绘画和园艺结合在一起,吃火锅,卖衣服,房子还没设计好画都放进来展出了…这些在“艺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图像、行动和场景,正是对日常生活进行有序表达的延伸。它们好玩,出人意料,充满各种即兴和变化。

  但阳江组的作品绝非日常生活的简单重现。实际上,这些表面失控混乱的作品对于日常现象背后的社会和文化原因具有深刻的批判性。毋庸置疑,他们的作品总是讽刺的,突破底线的,总能针对项目所在地的物理和文化语境做出系统回应。即时和即兴在作品的形成中起著重要作用。但是,对于社会和文化背景的策略性反思正是这些奇异甚至疯狂外表下的重点所在。参与情境主义、激浪派、偶发艺术等运动的艺术家以及他们的知识分子同仁如亨利•列菲弗尔,米歇尔•德塞都和居伊•德波等都通过批判地展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的异化,从根本上改变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当下国内众多艺术家面对中国从一个封闭的社会主义国家到一个精神分裂的消费社会的快速转型,採取了同样的甚至更为激进的手法,寻求新的语言来表现他们混乱而矛盾的生存状态,在这个社会裡,一方面是人们对空前物质增长的沉醉,一方面是随之而来的政治和道德腐败。身处这个狂热的外部环境,艺术家们正努力重新发掘和定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阳江组的作品,以其对融合了流行文化和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社会的新生活方式讽刺性的直接挪用,成为这种努力的独特代表。他们既没有单纯赞扬提高了人们日常消费水平的物质增长,也没有教条式地抨击这种社会带来的种种弊病。他们的批判性体现在对现实本身的介入行动中,这些行动充满有满幽默感甚至是自嘲,但总能敏锐而且巧妙地抓住重点。90年代早期,郑国谷宣称“消费最解恨”,创作了《一万个顾客》、《再鏽两千年》等作品,将消费理念推到极限,直至走向自我毁灭。后来,他又创作了《猪脑控制电脑》,表现消费社会裡人性异化产生的荒诞后果。如今,阳江组将这种介入现实的方式进一步扩展,一方面更广泛、更壮观,另一方面更讽刺、更辛辣。2006年的展览“最后一日, 最后一博”就是最好一例。他们把一个服装大卖场搬进了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优雅的现代主义空间。在衣服摊和售货员交集的一片混乱中,人们可以挑选并购买阳江组制作的T恤。衣服,广告牌和横幅上写满倒闭和“清仓”抛售的各种原因,比如“政府收铺,生意恶做,买完跳楼”,“老板跑路,工人没钱,全部甩卖”“生意难做,卖完跳楼”,“人又老!钱又无!老婆又走佬!”等。在这些闹哄哄的玩笑生意裡,人们不仅“享受”了“艺术”作为真实的生活体验给他们带来的东西,而且更有意义的是,从这种最大众的反叛形式得出了真正的社会批判…现场的景象让人直接联想到全国各地对社会不公和经济危机的各种抗议——成百上千的标语用粗暴的语言抗议强佔土地,城市改造,剥削劳动力,环境恶化和政治压迫等社会问题,这样的抗议在国内正呈上升势头。

(责任编辑:王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