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玲:艺术与资本的恩怨
2014-03-04 16:07:18 徐家玲
艺术品市场成为资本的角逐之地早已不是新闻,可在今年两起因非法集资获罪的案件让艺术与资本的恩怨赤裸裸地展现出来。如果说之前资本和艺术的联姻让大家感受到的是甜蜜和期许,那么这次,我们看到了以艺术做幌子的资本游戏,揭开这个美丽的幌子,艺术机构的经营理念、操作模式、资金链等一系列问题都无所遁形。
2013年年末,艺术行业最值得关注事件之一便是沈桂林涉嫌诈骗巨款“失踪”,而在这之前,艺术行业与资本投资之间已经掀起诸多波澜,有人说:“艺术穷疯了,屡次被资本大佬当遮羞布!”杂志报刊等传统媒体纷纷撰文评论,微信、微博等公众社交平台更是言辞激烈,“美丽道事件”究竟对艺术圈产生了那些影响?“美丽道事件”之后,艺术界会哪些改观?
艺术真的很穷?
几乎所有艺术行业的业内人士都清楚,在当下的艺术圈,真正意义的收藏只有相当少一部分,大量的资本融入艺术圈其实目的不是为了收藏艺术品,而是为了投资等待倒手升值。倒画成了艺术市场最基本的“投资模式”,这种本来盛行于书画圈的交易方式目前也被引入了当代艺术市场领域。
收藏与投资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对资本的期望值也不一样。收藏的目的,是要以艺术价值为基本判断依据,将艺术品变成公共文化的精神消费品,无论是进入博物馆还是私人藏家手里,是通过收藏来替社会保管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升值的目的是次要的。投资不一样,升值的目的是首要的,在当下皆以投资为前提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艺术品投资不过是股票、房地产、能源之外的一个依附行业。由于艺术品不是必需品,投资大环境决定艺术品行业的兴衰,资本在其他行业的投资行为无法顺利进行或不能达到期望值的时候这些资本才会进入艺术品市场,但是艺术品市场终究是一个寄生行业,并不像有些人判断的艺术品投资会成为将来财富的唯一出口。
艺术品投资许多时候是其他投资行为和不正当交易的障眼法,笔者相信,沈桂林、何炬星、王耀辉等等只是这个不正常利益链条的冰山一角,在越来越多的艺术品投资行为崩塌之时,一个个的艺术投资神话都将破灭。
指着艺术品投资升值或一夜暴富本来就不是一个正常的心态,倒画交易模式的实质依然是一种击鼓传花的游戏,最后接到天价艺术品的那个人一定是这个艺术品投资的最大冤大头。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想要建立一个健康、良性的市场机制和以学术研究为判断依据的收藏体系都是难的,因为无论是圈子外面的人还是圈子里面的艺术家、批评家和策展人都充当着艺术商人或为资本摇旗呐喊的角色。
但是,无论艺术品怎么流通,最后一定是企业家在埋单,真正在艺术圈的从业者几乎都没有投资的实力,因此,一见有资本大佬进入艺术圈,艺术行当的人就总以为来了一个市场的救星,可见,艺术圈果然是穷的,但是这些投资大佬又有几个是为艺术品埋单的,他们充当的是更大的倒手或诈骗犯。
我们的环境变好了吗?
笔者认为,无论现在的艺术市场有多火还是有多少资本的大佬接二连三的进入,艺术生态的格局根本没有得到改观。中国的艺术教育依然停留在低等水平,连清华、北大这样的大学都没有系统的艺术修养课程,怎么可能在新的时期培养出真正意义的藏家。而艺术品市场的火爆,催生出的是一个个早已忘掉理想放下担当的暴发户,画家们夜以继日的重复着数十年如一日的图画样式,为的就是在有生之年多赚些票子用以享乐。目前整个社会的精神状况都是堕落而不健康的,人们已经失去了希望和信心,我们已经没有诚意不肯花费精力去营建这个社会,艺术市场的从业者也没有几个想要根本改变这个行业的现状,力图逐渐的去建构一个良性的市场机制,将学术让位于资本,将价值让位于价格,艺术界和其他行业同等堕落。
在一个正常的社会,根本不需要像现在这样多的艺术家,这么多的人都想去做艺术家,并不是意味着这些人都充满艺术的理想,可以说正是因为这个行业存在着太大的投机性和一夜暴富的传说。整个行业的不健康心态,导致了什么画好卖就说什么好,前几年追捧当代艺术,现在热捧水墨,只是这个圈子比谁都迷茫,谁有钱就依附谁说话,整个艺术行业是寄生的,需要其他行业的钱来救助。
现在,有些国画家一平尺的价格动辄20万一尺、40万甚至80万一尺,且不说这些画已经堪比经过艺术检验的古代大家画作的价格,只是40万一尺很可能是一个普通地区农民耗尽毕生都达不到的收入。在同一个时期同一个社会,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和一个画家大量重复的一平尺画作的价格差距尽然是如此的大,而这个差距的依据是什么?是普通劳动者的成果本该低贱还是这些画家一平尺的作品为整个社会真的平添了诸多不可替代的财富?
画家们日益攀比的心态,一个高过一个的叫价,而这些价格往往不是由市场机构来定而是画家自己来定,笔者不相信这样的规则是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的。市场机制建立和规范靠的是经纪公司和行业机构共同遵守行业标准,但是目前而言这些显然都被画家和商人的直接对接打破了。画家变成了简单意义上的生产商,按照市场的需求生产产品,但这样的产品真的值得投资吗?衡量这些产品价值的依据是什么?官衔?职称?名气?还是艺术价值?
离收藏依然遥远的中国艺术品市场
在过去的2013年,原来只关注当代艺术的画廊和经纪人开始关注水墨了,这造成了一种“水墨热”的假象,因而原来一部分运作当代艺术的资本进入到了运作水墨的领域,同时也吸引了新兴的外部资金介入。就目前来看,这些和收藏的关系不大,“新水墨”和当代艺术运作手段如出一辙,只是笔者不知道这场“水墨热”在几年内会不会步当代艺术投资的后尘。
目前来看,“水墨热”的投资行为基本等同于书画界的倒画模式,一个画商为了盈利需要往往会买一个画家上百平尺的作品甚至是全部垄断,这样一来更为贴切的形容是,画家成了商品的生产商,而画商是营销商,在这种模式之下,画商要求的是画家的产量,画家需要迎合画商的市场需求,进行大量的重复性绘画,如此,衡量一个画家的作品价格就自然形成了“按尺论价”,而非针对一件独立的艺术品本身的价值来判定。当然,对于大部分缺少艺术价值的商品绘画,重复性绘画,也只能“按尺论价”,那么,这里就可以有一个追问,这些作品究竟有多少艺术价值?或者,还可以有一个追问,没有多少艺术价值的作品我们为什么还要去购买,还要去投资?
迫于整个经济环境的影响,艺术品成为了热钱轮转需求的一环,笔者想很多新钱融入艺术市场,并不是因为这些投资者真正认识了艺术的价值,而是他们需要投资,在其他投资领域已经投不动的前提下,为了高额的回报效益,只能进入艺术品市场。但是,这些热钱一旦在预期没有收到投资者期待的高额回报,相信,很快就会大量退出。艺术市场的发展畸形只是中国经济发展畸形的一个缩影,整个社会的局面得不到根本改观,艺术生态也不可能得到健康良性的发展。当然,靠倒画模式,也无法建构一个长远而健康的艺术生态,也不可能对这个领域本身,对这个学科本身有什么建树。大多数中国艺术家在这种模式下只会沦为消费主义的牺牲品,甚至有被资本提前消费的可能。
笔者想,本土艺术品市场离收藏还为时尚远。孟子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时下在一个拥有财富就变得岌岌可危的社会,无法沉淀财富,也无法沉淀文化。
艺术品投资缺乏一个转型的维度
2014年大大小小的美术馆开馆又将掀起一股热潮。虽然美术馆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美术馆却少之又少。很多人只觉得美术馆的名声好听就办起了美术馆,但其实质还是一个画廊,或者仅仅是一个陈列馆。投资美术馆的目的,不是为了研究也不是为了收藏、公共教育,而是为了高额的回报,但美术馆的性质本身是一个非盈利机构,它的重要性在于公共的教育和收藏,孰不知,美术馆是一个烧钱的项目,在国内,依托美术馆真正赚钱的人恐怕并不多见。
中国的商人如此热衷于美术馆的建设和投入,是因为美术馆在很多人眼中只是进入艺术行业的一个跳板或捷径,但大量毫无意义的美术馆的存在,只是浪费民力,消耗社会财富。美术馆的过于泛滥,在于投资人不在乎营建一个高品质的美术馆,而只是打着美术馆的旗号做经营,但是随着艺术行业的入行门槛成本的日益提升,鲜有这样的美术馆收回成本,反而造成了民间资本毫无意义的浪费。
中国的商人热衷于按照自己的想法建自己的美术馆,缺乏专业的素养,也缺乏对美术馆真正的理解,更谈不上对美术馆功能的认知,这是普遍的现象。有意思的是,中国对艺术品感兴趣的商人们只顾建自己的美术馆,从来也没有想过抱团一起做一个高品质的美术馆。这样一来,自己投资美术馆,把投资艺术品的钱败完了多半也不会再玩了,而他所建的美术馆也就随之消失了。中国现在缺的不是名义上的美术馆,而是缺乏真正意义上的高品质的美术馆,对收藏、对系统性的研究、对公共教育、对文化政策的制定甚至是对艺术史写作等等有影响力的美术馆。中国投资艺术品的商人,缺乏一个转型的维度即从投资人转型为赞助人。如果中国的商人们只盯着投资入行艺术,无疑是搅进了一场“骗局”。这个行业,需要的是谦卑的涵养,专业的知识,长远的目光。这几年,在艺术品投资花钱打水漂的人不计其数,也有人本来就抱着圈钱骗人的目的进入这个行业,但大多只空剩一堆骂名,正如文章开篇所指。但是,只盯着赚钱的中国商人有几个是对文化艺术有着真正抱负的,他们不满于社会投资现状之时也无力从自身应有的能力去改变这个社会的投资现状。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