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绘画缺乏笔墨功力,只能算是涂鸦

2014-03-10 09:08:04 梁志钦

  春风微拂,早已过花甲之年的周国城仿佛仍有着年轻人的活力,短裤短袖,休闲自然,体魄也许得益于早年当兵,而性格则是江南人的“闲庭信步”。拿破仑曾说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但他却在服役期间立志当画家。后来更为追求理想,不惜“背水一战”。他强调笔墨传统,但也懂得包容与开放,广东话在浙江人口中吐出,体现的并不怪诞,而是亲切。兰花是他的“绝活”,但他仍然锲而不舍,坚持钻研。他说:“兰花谁都可以画,但是是否画得好,就看笔墨的功底。”

  评判书法的首要标准是章法

  南齐谢赫“六法论”作为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提出以后,后世中国历代绘画均受其影响深远,其中第一点强调的是“气韵生动”。而在周国城看来,“气韵生动”得益于对书法的锤炼和认识。他认为,评判一幅作品的优劣,核心在于章法,如果用100分来评价,章法就占50分,用笔、结构、篆刻加起来就是50分。

  “因为章法体现的是一个书画家的艺术修养和对画面把控的能力。即便每个字或每一笔的用墨用笔都不错,但是章法凌乱,那整幅作品的格调也不会高。”

  然而,如果不懂得灵活运用笔墨,“气韵”也难“生动”。浙江画院院长孙永近期在浙江省美协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动员会上表示“当今的中国画画家除了奢谈一些所谓‘人生’‘个性’‘文化’‘学养’之外,就是没人去谈谈绘画上的‘技术含量’。”

  周国城认为,孙永提到的“技术含量”所指的正是笔墨。他表示,无论是国画还是书法,所强调的就是线条。线条正是反映书家、画家用笔用墨的功底。“线条的徐疾变化,力度弹性,用墨的把握,反映了书画家的功力。缺乏了功底的线条是僵硬的、缺乏生气的,这就称不上绘画,而是涂鸦。”

  线条功力的铸造来自于书法

  张彦远曾在《历代名画记》中如此描述“书画同源”:“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

  周国城补充道,“中国画是以线条笔墨为根本的,忽略了线条的质量,对绘画肯定有很大影响。对于传统的绘画来说,你是书法家,但不一定是画家。但如果你是一个画家,那么你首先应该是个书法家,这就是所谓的书画同源,而且是以书法为上,因为中国绘画表现的是线条的功力,而线条功力的铸造来自于书法。比如,任伯年是大画家,但是从艺术的含金量来说,他比不上吴昌硕。吴昌硕堪称为大艺术家,而任伯年只是大画家。因为吴的书法功力远胜于任。”

  对话

  书法往往是鉴定书画真假的关键

  记者:印象中您很少办展览?

  周国城:因为我认为要办展览就要拿出自己最好的作品,所以我对举办个展总是较为谨慎。不过,近期有这样的计划了,毕竟艺术创作还是要跟大众多作交流。明年一月份会在香港大会堂举办个展。

  记者:既然很少办展,那您平常通过哪些渠道卖画?

  周国城:通常跟我买画的,都是朋友或者朋友介绍的朋友,互相认识的,很少有不认识的直接来找。因为我很讨厌跟别人讨价还价的,艺术品怎么能这样像买菜一样呢?所以,可以这么说,买我的画给的都是润笔费。

  “描”书法与“写”书法有很大的区别

  记者:您怎么看目前的中国画创作现状?

  周国城:现在经常有人谈到中国画,就是传统文化、创新、多元化等方面,但是都忽略了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笔墨。中国画讲究的是笔墨,就是线条与书法的功力。绘画语言图式可以很容易上手,很容易学得像,但是书法就不一定。所以很多时候要鉴定书画的真假,都是从书法入手。因为“描”书法跟“写”书法有很大的区别。

  记者:如何评价笔墨好不好?

  周国城:决定笔墨好与不好,首先是看你是否掌握了毛笔的笔性和墨性,笔性是毛笔的特性,你使用毛笔的熟练程度就决定你能否驾驭它,另一个就是墨性,所谓墨分五色,你能不能把黑色的墨处理成可以让人感觉有“浓、淡、干、湿、黑”“五色”的感觉,这是对墨性的把握。

  兰花最难表现的是悠然自得的转折

  记者:您认为兰花最难表现的地方是哪里?

  周国城:就是起承转折,画兰花需要很快的速度,一个是纸张决定的,国画的宣纸容不得你有半点迟疑,另一个是要表现出兰花的叶片的挺拔与韧劲,这个都是考验对笔墨运用的熟练程度,还有就是转折的地方,这都是信手而来的,不能思考的。其实,任何人都可以画兰花,因为够简单,寥寥几笔,只是,要能表现兰花叶片不同角度的宽与窄,而且是自然转折的,这就看笔墨功夫了。

  记者:您希望您的作品下一步往哪个方向突破?

  周国城:我要走减法的道路。一幅画,你要按照胸中之意来不停添加笔墨,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反过来,尽量用极少的笔墨表现更多的内容,这个难度就大很多。

  兰花创作

  画兰花讲求速度

  宋代苏轼曾如此评价吴道子画作“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也有明代画家表示,“画竹须腕中有风雨。”而周国城推崇的正是郑板桥的“要知画法通书法,竹兰如同草隶然”的艺术观。

  “画兰花同样讲求速度。一方面,由宣纸吸水的特性决定,另一方面则是由兰花叶片的特征决定,画兰花几乎无须思考,都是悠然自得,信手而来的。”周国城说所谓元代以来,一枝兰草惹来无数“聊写胸中逸气”的墨客关照,然而,历经岁月的沉淀与过滤,能以兰草遗香画史的,仅赵孟頫、郑思肖、郑板桥、徐渭、吴昌硕等为数不多者。但周国城依然义无反顾,对兰花情有独钟。他痴爱兰花,其淡雅高贵的品质更让他心驰神往。

  记者手记

  周国城的浙江和广东“味道”

  现年65岁的周国城,已在广州生活了22年,他已经完全把自己当成了广州人。不但谈话中有了广东腔,且也能麻利地说几句广东话了。他认为,传统不能丢,但也要学会广东的包容与开放。

  作为地道的浙江人,周国城目前除了保持了江浙人强调传统,勤练书法,钻研传统墨法之外,“闲庭信步,悠然自得”的胸臆也是他一直追求的。谈到不少杭州朋友惊讶他当上广州市美协主席,他自己也表示惊讶,但更多的是欣喜和欣慰。

  回想22年前,自己作为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画册编辑部主任,妻子也是大学教师,女儿正在杭州最好的学校读书,一切都看似极为美好的状态,刚过不惑之年的他却突然为了理想,放弃这一切,来到了南方的热土——广州,追求自己的理想。“当时觉得,毕竟在出版社的正职只是编辑,并不是画家,当广州书画研究院正式向我发出邀请时,我感觉自己的理想之门要打开了,这是让我能踏入成为一个真正画家之门。”不少朋友对周国城此举表示费解,但也有朋友在背后默默支持。他们说:“周国城是要抛开既得的境界,重新开始筚路蓝缕式的开拓,倒下是活该,而起来,就是新的涅槃。”

(责任编辑:郑婷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