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莫奈是个帅哥

2014-03-10 09:30:34 林明杰

  “哇,莫奈是个帅哥!”女性观众的视角经常与男性不同,在昨晚开幕的莫奈特展上,不少女性观众在卡罗勒斯·杜朗1867年给莫奈画的肖像(见图)前发出这样的感慨。

  杜朗是谁?杜朗是位写实技艺精湛的学院派画家,是莫奈的好友,但艺术路径却相反。当时,学院派画家如日中天,印象派画家在主流美术圈眼里是不入流的“野狐禅”。但与莫奈同为印象派开创者的毕沙罗在1884年写给儿子的信中却说:“我记得在学院,有些人真是技巧卓越,他们画得真是精准无比……但此外无他。所以你要记得勒帕热,以及杜朗!嗯,不过这不是艺术!”

  这不是艺术?画得精准无比还不是艺术?我相信大多数观众会因此困惑。

  当然,艺术大师的话经常会是偏激和片面的,但毕沙罗私下对儿子的话想必是他对艺术真诚的见解。今天的美术史好像印证了毕沙罗的话,当年被艺术界权威蔑视的印象派开拓者们已成为世界美术史的里程碑,而杜朗们虽然能在博物馆和史料中找到他们的影踪,但已鲜为人知。

  问题还是涉及到了什么是艺术。不同时代,艺术有不同的使命。画得精准无比的历史使命,其实早在达·芬奇到安格尔这个时代已经完成。在照相技术诞生后的时代,画得精准成了一种传统手工艺,虽然也有继承的价值,但已不具有艺术的开拓价值。更重要的是,伟大的艺术家往往呼应了他所在时代正在蕴积的渴望和理想。晚年的莫奈倾力于画一组环绕整个大厅的《睡莲》,目的是让人“过度劳累而绷紧的神经”因此得以“闲适而放松”,给人提供一个“安静冥想的避难所”。而正如评论所言,1917年,所有法国人的神经都是非常绷紧的,每个人都十分需要这个平静的避难所。莫奈的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他激发了时代的共鸣。

  反观今日之中国美术教育,我们是在传授怎样一种艺术精神呢?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濒临灭绝的手工艺的传承者,还是时代精神的开拓者呢?毕沙罗在130年前对儿子的教诲,对当今的中国艺术家、艺术评论家、艺术教育者以及艺术爱好者、收藏者来说,似乎仍未过时。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