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涛:青铜皿方罍吸引眼球为哪般
2014-03-12 08:41:34 季涛
在未来阶段,青铜精品的稀缺性将决定它的涨幅,而精品资源越来越少,需求量却越来越大。随着买方市场的不断扩大,必然会迎来一波上涨行情。
2014年3月20日,一件重要的中国古代青铜礼器“皿方罍”将在纽约佳士得拍卖。纽约佳士得宣传资料显示,待拍的“皿方罍”高63.6厘米,缺盖,为商代或西周早期之物。
罍(读léi),意为酒樽,也可用来盛水。罍在中国古代常被用作重要的礼器,在王室和贵族的盛大宴会上,罍是必备的酒器。罍的基本形制有圆体和方体两种,由于青铜罍流行的时间短,数量少,尤其是方体罍,更是十分稀少。加上距离我们有4000多年,这件“皿方罍”能保留到今天已属十分罕见。
据传,该“皿方罍”为1922年于湖南省桃源县漆家河出土,原器盖现藏湖南省博物馆,器盖与待拍卖的无盖器身原来是一套,后来阴差阳错分了家。这件“皿方罍”曾于2001年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以924.6万美元拍卖成交。
青铜器工艺是中国所独有的,因而在漫长的历史流传中,不少器物成为世界级的藏品。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高古青铜器的价格在持续走高,但仍然没有其他中国古代文物增值明显,甚至没有明清御制铜器的价格涨幅惊人。其原因也许主要在于国内对于上古文物禁止拍卖的规定。受制于这一规定,青铜器除了少量在拍场成交,大量中低档青铜器都是私下交易,古青铜器价格明显偏低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存世量大而成交少。
古青铜器价格明显偏低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参与者众而内行少。因为历史久远,文字记载流传较少,古铭文和纹饰难识,懂得欣赏和鉴定青铜器的人也比较少。而一些收藏家不太喜欢墓里出土的常作为冥器使用的青铜器也是影响收藏的原因。
古青铜器价格明显偏低的另外一个原因与青铜造假无处不在有关。由于懂的人少,又难以鉴定,仿造青铜之风盛行,出现了市场上假货比真品多的现象。青铜器造假早已发展成了一个产业,在河南有专门造假的“青铜村”,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的许多仿古青铜器都来源于这里。据了解,仿制一个大件青铜器大约只需3000元,买家拿货也就5000元左右,但是他再转手,可能就是几万甚至几十万元。
然而,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火爆,青铜器也出现价格逐渐走高的情况。以往在内地成交的青铜器多为中低档器型,最近大量海外回流的高端器型开始抢占市场。尽管青铜器开始表现向好,但行情远远没有开启,目前仍处于低估值阶段。当现当代艺术品、工艺品的价格都逐渐高企之后,许多有识之士把收藏目光转向了更有历史、考古、文化、艺术意义的古代青铜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藏家介入这个门类,开始收藏一些兵器、杂器等小器型。鼎、彝、尊、卣这类青铜器中,品级较高的藏品存世量不多,且价格昂贵。而小铜件有非常大的存世量,容易买到真器;小铜件的价格大众化,上手容易,既可以把玩鉴赏,又能练眼力。青铜收藏圈里有人喜欢收各种器,器型非常全、非常美;有人喜欢按铭文收藏,青铜器贵重不在大,而在于铭文;也有人专收铜镜与铜像。
藏家们慢慢发现,高价成交的青铜精品一旦进入内地买家手里,就藏而不露了。在未来阶段,青铜精品的稀缺性将决定它的涨幅,而精品资源越来越少,需求量却越来越大。随着买方市场的不断扩大,必然会迎来一波上涨行情。
与最近媒体上热炒的北宋苏东坡的《功甫帖》相对比,青铜器“皿方罍”属于上古的工艺品,而《功甫帖》是出现晚得多的艺术品。由于青铜器的材料和铸造工艺的历史痕迹,制作者为工匠,工匠是谁也难以考证,实际上可能也无必要,但其制作年代更容易用高科技的仪器来鉴别;而《功甫帖》的材料是纸,其收藏关键是在于写字的人是谁?因为目前对于纸张年代的鉴定难以用高科技仪器测定,同时,更难以用仪器对写字的人进行确定。虽然目前能够从纸、印等基本断定《功甫帖》是宋朝的东西,但谁又能准确证明百分之百是苏东坡写的呢?古代艺术品鉴定都有类似的特点。因此,《功甫帖》的鉴定难度也许比“皿方罍”要难上许多。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