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专家“横行下的鉴定丑闻
2014-03-13 13:55:36 未知
--艺术3·15系列观察之一
“伪专家“横行下的鉴定丑闻
导语:以个人道德和经验为准绳的专家时代,在当下的文博界显得尤为重要。“谁来鉴定专家”成为收藏圈里的一个尴尬事件,尤其是在全民收藏的今天,各种鱼目混珠之事尽有,当专家遇上了行家,如何去认同鉴定结果。一边是鱼龙混杂的鉴定专家、鉴定机构、各式各样满天飞的鉴定证书,另一边却是让人无奈的监管制度,更是助长了行业中不规范行为的发展。
“专家”在更多的意义上被解读为赝品专家,某某院研究员、国家鉴定委员会以及某某省市收藏家协会等等头衔往往成为这些“伪专家“最明显的标志,他们活跃在各种商业鉴定活动中,毫无任何的约束力。而以徐邦达先生为代表的鉴定时代早随着其过世而结束,但是文博界并未出现能够胜过徐邦达先生的鉴定家,这一时代的结束也从某种意义上代表着“伪专家”时代的横行。
2012年央视“3·15”晚会上直播了有关暗访记者调查文物鉴定“专家”蒙骗消费者的短片,一件几百元的赝品,只要给足了钱,在鉴定人员笔下能够摇身变为价值连城的文物珍品,雅昌艺术网也在之前发布了收藏界十大乌龙事件,囊括了包括金缕玉衣、汉玉凳在内的多宗鉴定事件,在这些层出不穷的鉴定乌龙事件中,一次次的把一些德高望重的鉴定专家推至风口浪尖,然而总是前仆后继,屡有这样的专家陷入鉴定的丑闻中。
而在所谓的鉴定家之间,已形成“互不干涉、互不拆台”的市场潜规则,鉴定界万马齐喑,却没有具有真才实学,敢说真话的人,今天的鉴定界已陷入失去权威,缺乏专业的怪圈。记者曾经采访过收藏家李长平先生,他告诉记者,经常会有一些活动邀请自己过去做鉴定,就是所谓的站台给一些不是太好的东西说好话,之后就是每人发一个小红包,这种事情很常见。但同时也有一些不良的活动组织者,把一些老专家请过来,再请过来一堆媒体进行围观,自然老先生们就不好意思公开发表。相对于这些在不知情时所做的鉴定而言,另外一些无良开证书“专家”就更是打乱了艺术品鉴定的准则。
其中尤其是以越俎代庖型的专家为主,术业有专攻,这些专家中有的是玉器、瓷器或者青铜器的鉴定专家,但是他们经常会跨种类的参与一些商业鉴定活动,在他们专业的领域内或许是精英,但是在其他种类了就成了门外汉,这种情况下的鉴定何来权威之说。另外一种为世人所诟病的专家还有一些本已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元老级人物,在解放前的古玩界也曾叱咤风云,但几十年的“大锅饭”把他们的锐智已经消磨殆尽,跟在其后的晚生,更是徒有虚名,不思进取。他们老化了的知识无法跟上时代步伐,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显得极不适应,或避而远之,或屡屡失误。
另外,个人之外的机构鉴定所出具的证书也是满天飞,著名的“金缕玉衣”评估案都是国家鉴定委员会的委员做出来的,这是一种以个人意志建立在国家机构之上的行为,常年关注中西方艺术品市场的龚继遂在回答记者时表示,之所以现在我们会如此关注一些鉴定的丑闻事件,是因为这个鉴定专家有一些特殊的身份,从言论上来讲,尤其是在鉴定上,可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行为,但是在对外发布的时候,就必须澄清这样的一个事实,纯属个人行为,否则个人所隶属的单位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不能公器私用。“机构的公信力也是造成了鉴定丑闻被关注的原因,同时也是为什么这么多的商业活动邀请这些专家进行鉴定的原因”。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