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俊:粉彩《一苇渡江》瓶 基础扎实的生动人物绘画
2014-03-18 09:47:15 未知
马俊瓷画《一苇渡江》
一苇渡江是来源于达摩祖师的宗教故事。达摩传说渡过长江时,并不是坐船,而是在江岸折了一根芦苇,立在苇上过江的。至今,人们仍把幕府山的这座山峰叫做夹骡峰,把山北麓达摩休息过的山洞称为达摩洞。江北六合的长芦镇有"长芦寺"遗址,长芦禅寺内的一苇堂,就是为纪念达摩渡江后参拜长芦寺而建的。达摩“一苇渡江”后,在江北长芦寺停留,后又至定山如禅院驻锡,面壁修行。定山寺至今留有“达摩岩”、“宴坐石”、达摩画像碑等遗迹。其中,达摩画像碑为国内最早的达摩造像碑,比嵩山少林寺的祖师碑要早120多年。定山寺成为禅宗重要丛林,被誉为“达摩第一道场”。
马俊瓷画《一苇渡江》
马俊瓷画《一苇渡江》,画面中达摩两只突鼓的眼睛炯炯有神,满脸络腮胡子,卷曲盘旋,身材魁梧,举止坦然,形象端壮,仪表非凡。人物造型生动,画风成熟洒脱,可见作者扎实的绘画功底及对人物形象的准确把握。
马俊,男,江苏镇江人,1974年4月生于江西景德镇,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陶艺专业,青年陶艺家、国家一级画师、江西省陶瓷美术大师、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中国景德镇艺术家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谷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