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的毕加索和齐白石
2014-03-24 17:04:55 张桂森
--纪念齐白石诞辰150周年系列报告一
现代的毕加索和齐白石
“一百五十岁的齐白石还活着吗?他的艺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是否依然具有魅力?齐白石从木匠到巨匠的艺术历程在证明什么呢?我们期待您的答案?”北京画院美术馆2014年首展“人生若寄——齐白石的手札情思”中的一块图版这样写道。
安静觉得齐白石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现代性,她评论齐白石的作品:“首先我必须说他太‘现代’了。这次我看完齐白石的展览,虽然他是一个水墨画家,我认为他的创造与所谓西方的大师是没有太大的区别的。像马蒂斯,齐白石与他有非常多相似的地方,包括毕加索,当然他的作品《和平鸽子》就是一个例子,马蒂斯晚期的作品《剪纸》也是。齐白石有一种非常吸引你的能力,他对图像的认识有非常强的现代性。我非常喜欢齐白石画的螃蟹,他画的蜡烛台也让我很感动,画的玻璃杯子也让我挺感兴趣,我个人喜欢国画里的玻璃,所以会注意到这个元素。我知道的第一个画玻璃的画家是虚谷。虽然媒介和线条都很传统,但是从虚谷的作品里我会有一种很现代的感受,所以我们讨论的中西方的现代性的表现是不一样的。但是在某一层面,我认为这两个不同的现代性其实是同步进行的。”
关于齐白石和毕加索曾经流传有这样一个故事:上世纪中叶,来自西班牙的艺术大师毕加索曾说:“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1956年6月张大千曾去拜访毕加索,三次而不得接见。张大千是一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画家,最后还是见到了毕加索,毕加索不说二话,搬出一捆画来,张大千一幅一幅仔细欣赏,发现没有一幅是毕加索自己的真品,全是临齐白石的画。看完后,毕加索对他说:“齐白石真是你们东方了不起的一位画家!……中国画师神奇呀!齐先生水墨画的鱼儿没有上色,却使人看到长河与游鱼。那墨竹与兰花更是我不能画的。……我最不懂的,就是你们中国人为什麼要跑到巴黎来学艺术?”
如今,如果重新去看待齐白石或是毕加索,会越来越觉得以前的思维过于对象化,‘东西方’在成长意识里好像永远是有隔阂的。其实不用特别紧张地去面对齐白石或是毕加索的不同,而是单纯地去看那张画是不是在今天的创造。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