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董长军:以摄影做载体倡导环保

2014-03-25 16:01:58 未知

董长军:以摄影做载体倡导环保

  3年前,董长军和他的团队发起了以“人与环境”为主题的摄影大赛,在3年的时间里,从最初单纯的摄影大赛发展出了摄影巡展、摄影讲座、车队采风等新兴元素,而这两年雾霾缭绕,空气重度污染,也让越来越多热爱摄影的人关注到环保,参与到了摄影大赛中。董长军和他的团队推崇带着思想和责任去拍摄的摄影方式,希望参赛的照片能够被情感和力量充斥,引起观赏者的共鸣。

  以摄影做载体

  让环保辐射社会

  董长军和他那人数不多的团队,就是人与环境摄影大赛的发起人,他说:“我以前参加过一个环保宣传的活动,前前后后准备了一个多月,但活动只持续了短短一个小时,感觉影响力并不大而且受众也不多。”

  这样的经历让他对单纯宣传环保的活动不太感冒,而在董长军的小团队中有不少热爱摄影的伙伴,这让他有了自己的灵感,“有一天,我问他们是不是可以通过摄影来宣传环保,他们都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我们就开始从工作室每年的利润中抽取一部分来做这件事。”经过大量的前期准备,第一届人与环境摄影大赛在2011年正式启动了。

  据董长军介绍,经过3年的发展,这一项赛事不再仅仅局限于一个投稿评比的过程,他们渐渐地将组织摄影爱好者进行野外骑行采风、举办公益性质的摄影讲座、历年优秀作品巡展及网络互动评比等新元素融入到大赛中,通过摄影让更多的人关注环保并逐渐向社会周边辐射。据他说,今年在大赛举办的过程中还会新组建一个环保摄影采风的车队,到祖国各地去边拍边走,宣传环保。

  对于摄影器材方面,大赛并没有作太多的限定,“任何器材哪怕只是低像素手机拍出的照片,只要有内涵有深度也能获奖,我们看重的是相机背后的那个人和他的思维所产出的灵感,而不是相机本身。”而多样化的投稿渠道也让摄影大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除了邮件、微信等新时代的网络传递设备外,寄信这类老办法也能为之接受。而最让董长军感动的则是几位不会用电脑的老人,带着相机或冲洗出的照片亲自送上门。

  选手年龄差别大

  聋哑人也积极参与

  在被问及主要参赛群体时,董长军称,参赛选手大约分为五个年龄段,退休在家的中老年人,出差旅游时间比较多的企业高管,热爱摄影的社会青年,大学生及年龄较小的初、高中生。他说:“我自己都没有想到年龄差距会那么大,年纪最小的是一位初中生,而年龄最大的要将近80岁了。绝大部分的参赛选手都是企业的白领,学生的比例相对较小,当然我感觉大学生的人数不应该只有那么点,可能和我们的宣传渠道有关系,我们也在为之改变。”

  也许是因为年龄相差大,所以导致了作品间的差异,“年长的人能赋予普通照片深刻的内涵,年龄小的更注重画面的呈现。”董长军指着一张名为“渴望”的照片,他说这是他印象很深的一张照片,是一位大约40岁左右的参赛者拍摄的。一位农民背对镜头无助地蹲在已经干涸并且干裂的河床上,虽然只是一个背影,却给人很深的震撼,告诉大家环保已经迫在眉睫。

  之后,他又提起了一名初中生的作品,拍摄的是清晨的阳关下,一群野鸭在戏水的场景。董长军说,年轻人的照片不会给人太过沉重的感觉,非常的纯净,可能在视野方面有所局限,但是用正面的对美好自然环境的描述来呼吁环保,和年纪大的参赛者用负面的人类破坏环境来表现主题又有了很大不同。

  除此之外,去年的一位参赛者让董长军记忆深刻,不是因为作品,而是因为这位参赛者本身是一位聋哑人。董长军说:“他的作品并不出众,是一组通过建筑宣传环保理念的照片,但是作为一名聋哑人,他也在为环保尽自己的一份力,这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佟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