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李鑫宇:除了深刻,我更期待艺术动人的模样

2014-03-26 10:17:53 Asura

目前价格: ★★☆☆☆

市场潜力: ★★★☆☆

装 饰 性  :★★★☆☆

收藏热度: ★★☆☆☆

文化价值: ★★☆☆☆

     李鑫宇,1988年生于辽宁,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近年来将作品的关注从人物,转向动物雕塑,我们在或思索,或嬉闹,或娇憨的动物形象中,窥到了当代社会缺乏的质朴和童趣。
《君子》
     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艺术即感情”。正是这种澎湃满溢的情感,让他的作品穿越冰冷的大理石和金属之身,流露出动人的气质。而这种历史最久远,最永恒,甚至层次最高的艺术品,在国内的艺术环境下,陷入了自己的困境,多年扮演着陪衬者的角色。
     一种原因是传统文化使然。中国在书画的欣赏上有上千年的传承,而对于雕塑始终处于忽视状态。它们或是居庙堂之高的佛像,或是处江湖之远的手工艺品,处于两种极端。在审美上未被文人雅士接纳,限制了这种艺术形式的发展。而耗时长,制作难度大,成本高的特点,也让感兴趣的艺术家们望而却步。可以说,中国雕塑在与架上画的较量中,力量相差悬殊。
     尽管如此,它仍然在自己的道路上缓慢潜行。经历了从50年代的纪念碑,60年代的收租院,70年代的农奴愤,到城市化进程中的座座地标。历史的进展和政治的需求,为它的前行划好了路线;而这种曾经的压制和使命,也削减了它独立存在的活力。在当代艺术的风潮袭来之时,由于缺乏明确深刻的思考,而掉入形式化的陷阱。
     不少艺术家带着一种追赶的焦虑,跨过了自己的感悟去满足”当代的要求“。这也让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空洞而让人不解的展览。可以说他们的作品中,缺乏的并不是技术,而是一种文化土壤和情感的注入。
 《饮》
     在李鑫宇的创作中,很明显有一种”慢下来“的意愿。当你把繁杂的利诱清空,和真正的生活相对时,才能发现它隐藏的美。
     他的作品中,最大的特点,是放弃高大全。以往为阶层服务和宣传的公共性被大大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艺术家的私人记忆。这种变化从他的毕业作品《长颈鹿》,就开始显现。这个作品的灵感来自于儿时给长颈鹿喂食的记忆,高大温顺的长颈鹿探头到他面前时,那种意外的惊慌让他记忆犹新,它从线条到气质的美感也吸引了李鑫宇创作的兴趣。而后真正向动物雕塑转向,是来自他的宠物喵喵和嘟咪。这一猫一狗,触及了他心里柔软的部分。
     在作品《嬉戏》中,我们看到两个动物的和谐相处,猫的轻灵调皮,狗的认真忠实,他们各自的性格脾气,在一个小小的动作间流露。或许因为太符合生活,场景设置的巧妙被隐蔽了,可是这种准确的捕捉,一定是大量的生活观察在背后支撑。
     而另一件作品《君子》中,李鑫宇将大象作为对象。塑造了一个温和,谦逊,敦实的形象。这些动物雕塑,在风格上与中国古代的陶俑相仿,虽然带有写实的色彩,更重表达一种沉稳宁静的意境。与西方通过狰狞和运动展示力量相比,即使在新时代,在这一代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中,我们仍然能够看到东方在宁静中展示的力量。
     在李鑫宇的展览后,常常得出两极式的品论。喜欢的,被他作品的纯净质朴打动,让人在饱满有趣的形态中,回想起简单的快乐。另一种,则是嗤之以鼻。他们甚至怀疑这算哪门子艺术,艺术哪有这么幼稚。
《嬉戏》
     后一类人,多半是被”深沉“画地为牢了。
     在艺术史上,丢勒的野兔,毕加索的小公鸡,齐白石的虾,达明安赫斯特的动物标本,他们或许是从生活之乐开始,却与儿童的模仿有别。他们是带着艺术家审视的眼光,来呈现作品。而李鑫宇也说,这是他艺术的切入口。他喜欢它们,因为喜欢而观察,而记录。没有老师和高深的理论指导,令他享受的是一整个过程。
     而这种漫长的观察中,抓住即逝的闪光,就是他的创作方法。他迫不及待留下的,往往不是深刻思考后的结果,是动人的模样。
     当我们以一种更加理智的心态来看待这份喜爱,会发现作品中隐而未现的时代性。在这种强烈的喜爱背后,揭示的正是一种缺乏。
     正是因为艺术圈,乃至整个社会对真挚,纯净,轻松,有趣的漠视。这些本来美好的情感被太多”深沉“替代和压制,被传统思维观念局限,让很多艺术家在涉及这种”浅显“题材时小心谨慎。而李鑫宇正是想将这种他所珍视的体验和记忆,呈现出来。将这种失去的平静和温情,重提。
     知名雕塑家徐鸿飞曾经说,”当代雕塑真的想走出国门,必须有个性和共通性“。这种共通性就是表达人类共通的情感。他在人们熟悉之物上,制造了一种和当下生活的对立感。用看似是一人之眼看到的东西,唤起了人们真实的感受和普遍的共鸣。
     实际上,在很多高大全的作品之中,缺乏的恰恰是这种情感的注入。他们在主题先行,目的先行和形式组合的模式下,创作出悬在高处而没有基础的作品。这种缺乏情感触动的作品,在面对观众的审视时,像流水线作业一样,带来相似的观感而失去了个体的魅力。
     后记:一件作品中,如果呈现了艺术家自己的观察,感受,和他认为值得放大,值得去固守的情感。由此引起关注和开放式的讨论,我们不能因为它的”易懂“而轻视。艺术恰恰是因为它时而严肃,时而温柔,时而拙璞而带着经久不衰的吸引。而这样的雕塑作品,在童趣之外,应该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马思嫄)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