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传统工艺点翠 残忍的华美

2014-03-28 11:23:52 田燕

  传统工艺点翠艺术品

  珍 赏

  “绿云高髻,点翠匀红时世。”点翠是我国传统的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完美结合,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羽毛仔细镶嵌在座上,以制成各种首饰器物。翠鸟背尾和双翼都长着亮蓝色且泛莹光的羽毛。在不同的光线下,可呈现出皎月、湖色、深藏蓝等不同色泽,光彩夺目,富于变化。

  点翠采用的翠鸟羽,左右翅膀上各十根(行话称“大条”)、尾部羽毛八根(行话称“尾条”),所以一只翠鸟身上一般只采用大约二十八根羽毛,病死的翠鸟其羽毛一般还不能制作好的首饰。大量的捕猎,导致翠鸟一度濒临灭绝,如今,翠鸟已是国家保护动物,而点翠工艺已经失传。于是留传下来的品相完好的点翠饰品就成了不可复制的珍品。

  点翠工艺盛行于明清两代,在清乾隆时期达到顶峰,造型和装饰技巧灵活多变,主要以花鸟鱼虫、人物风景、吉祥图案为主。首饰工匠在制作翠首饰时通常会根据图案的要求来选取羽毛的色彩,这些图案上一般还会镶嵌珍珠、翡翠等宝玉石,越发显得典雅高贵。由于翠鸟的羽毛光泽感好,色彩艳丽,再配上金丝银边,镶嵌各色宝石,做成的首饰佩戴起来既有雍容华贵的装饰效果,又显得不同寻常,虽然没有宝石的炫亮华丽,但是点翠制成的饰物,自有一种艳丽拙朴之美,体现了东方饰品注重细节、讲求工艺含蓄之美的特质。

  在清代,点翠一般都是宫庭富豪之物,到了清末民初,点翠便在民间流行,妇女无不以拥有点翠为荣,外国在华商人,对点翠工艺也非常感兴趣,大量地收购,广东更是点翠的中转站,不少点翠工场林立广东一带,1933年,中国最后的点翠工场关闭,原因是翠鸟的羽毛已经绝市,点翠遂被类似景泰蓝的烧蓝工艺所取代。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刘元)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