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授权:买得起的“齐白石”
2014-04-01 16:13:11 未知
——专访台湾Artkey艺奇文创集团董事长郭羿承
台湾Artkey艺奇文创集团董事长郭羿承
齐白石作品通过艺术授权跃上日常用品
你能想象齐白石帮忙卖茶叶,梵高推销信用卡吗?通过艺术授权,这都将成为可能。
很多人对艺术授权还不太清楚,其实艺术授权产业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依国际惯例,艺术授权产业总产值是艺术品拍卖成交额的3倍以上。以2010年国内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金额589亿元推算,中国艺术授权所带来的产值可达1800亿元。但是,文化部文化市场司此前发布的《2010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艺术授权和衍生品交易仅为60亿元,这其中的差距有多大显而易见。
那么,究竟什么是艺术授权,艺术授权形成了怎样的产业链,艺术授权对于将中国浩瀚的文化资源变现为具体的商品和财富有何价值?又将对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转型和城市化进程产生什么影响?近日,记者在北京798艺术区白石茶馆专访了在这一领域打拼16年的台湾Artkey艺奇文创集团董事长郭羿承,为读者一一解惑。
“孙悟空, 为什么只是一只猴子?”
用今天时髦的词来说,郭羿承可谓典型的“跨界”人才:他3岁学画,获得过很多个台湾绘画比赛的第一名,但大学却报考了园林设计专业,然后读了企业管理硕士,令他的美术老师大跌眼镜。
1996年他23岁生日,在台北举办第5次个人画展,当时他利用自己担任学生会会长的资源,做了一些艺术衍生品,结果他发现衍生品比自己的画卖得更好,由此得到启发,决定转入艺术授权领域,筹划成立Artkey艺术授权中心,从此一头扎下去,成为世界东方艺术授权界的领军人物。
当时的台湾文化市场,如同今天的大陆,在艺术授权领域一片空白。而彼时国外的艺术授权产业已有近30年历史,产业形态发展得比较成熟,在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德国法兰克福等地都有专业的艺术授权展会。郭羿承不得不首先转战国外,发展至今,已在全球60多个国家有重要客户,包括德国最大的日历厂商、美国最大的复制画厂商以及俄罗斯最大的文具厂商等。
郭羿承说,艺术授权产业的商业模式其实很简单,在授权后,版税源源不断地产生,应用艺术授权的企业也因为自身产品的附加价值提升而获利,授权商通过授权得到其应有的报酬,并将版税回馈给艺术家。
举例说,一个普通水杯,卖20多元;一幅齐白石作品,有的已经过亿元。若把齐白石的作品翻印到杯子上,杯子能卖到100元,在销量未减少的情况下,生产商、设计者以及享有版权的艺术创作者都能获得收益。
“艺术授权产业不同于一级市场的展览展示,也不同于二级市场的拍卖收藏,而是对艺术品版权的深度开发利用,艺术品著作权的复制权是艺术授权产业的基础。”郭羿承说。
传统艺术产业无法形成规模经济,主要原因在于艺术作品只有单件原作,从经济学角度看,没有量及价的分析,无法得出需求曲线。而艺术授权产业凭借数字技术的进步,大量复制已不是问题。不要小瞧“复制”二字,迪士尼之所以能成为全球动画巨头,印有米老鼠等图案的各式衍生品功不可没,迪士尼在全球有590家专卖店,与成千上万家制造商和零售商有授权和买卖关系,这就是授权产业所创造的市场价值。
而比起这只1928年才出现的米老鼠,以及更小字辈的日本Kitty猫、韩国流氓兔,中国16世纪就诞生的孙悟空,至今仍然只是一只猴子,一分钱也没赚到。
台湾acer(宏基集团)创始人、智融集团董事长施振荣曾说,1990年代台湾的目标是“科技岛”,而2015的愿景则是“加值岛”,意即让台湾成为全球增值服务中心。事实上,这种从制造工业向创意工业的转型,正是全球趋势,英国正因为在文化创意产业上的抢占先机而重回欧洲工业大国地位,日本、韩国也已有所成就。
在国际市场已充斥强劲对手的时候,如果要从无到有完全创建新的品牌,无疑将面临巨额成本和激烈竞争,中国应该怎么办?回答是依靠艺术授权产业。
中国具有很多国际所承认的优质文化资源,也具有全球顶尖的制造加工能力,如果通过艺术授权产业,将其与传统制造业对接,将释放巨大的价值空间,让工厂摆脱低利润困境,并且在艺术产业链延伸的同时,将艺术享受带入大众生活,让更多人接触到美的事物。
事实上,不仅是对传统制造业,艺术授权产业也会对金融业等虚拟经济产业产生拉动效应。台湾荷兰银行曾用梵高名画包装企业大楼,并成功营销其艺术信用卡,使得其业务3个月内增长了300%,让一家在台湾本不出名的银行迅速家喻户晓。
白石茶馆能超越星巴克吗?
2000年,郭羿承预测到中国艺术品市场开始逐渐萌芽,并意识到要在中国开拓艺术授权市场,随即逐渐将工作重心从国外转回国内,至今,已与国内1000多位艺术家签订授权协议。这其中让他感到最复杂的就是国画大师齐白石。
齐白石后人众多,且分散在北京、湖南两地,平时来往也不多,郭羿承要取得对齐白石作品的授权,必须一一拜访其后人,得到他们的同意。最终,由其家族成员推选出代表进行谈判,足足花了两年时间。
现在,你去798艺术区参观,会看到以齐白石画作为主题的茶室——白石茶馆,齐白石带有禅意笔触的花鸟虫鱼图案遍布于茶具、抱枕桌灯乃至壁纸,这些都是齐白石作品的授权产品。
说起开设白石茶馆的初衷,郭羿承说想将茶馆以齐白石作品创新思维布置,打破喝茶是老年人冲泡费时的思维定式。郭羿承希望,有朝一日以白石茶馆为代表的东方茶文化能够与星巴克一样“输出”。
这是痴人说梦吗?先让我们看看星巴克。1987年,星巴克的连锁店只有15家,职员不过100名;而今天星巴克在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有连锁店6200多家,职员达到了6.5万人。从味道上讲,星巴克绝不是最好的咖啡,但从整体情境塑造来看,星巴克优于许多咖啡馆。业内人士指出,星巴克成功的最大秘诀就在于其“星巴克文化”的塑造和传播的成功。
走进星巴克咖啡馆,艺术、温馨的气氛总是让人受到感染,这种氛围是一种崇尚知识、尊重人文且带有一点小资情调的文化。星巴克的顾客,可以一边惬意地喝着咖啡,欣赏墙上的艺术品,一边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网。所以,星巴克文化实际上是围绕人文和知识这两个主题下功夫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核心,是利用尽量舒适的环境帮助人拓展知识和艺术层面,让消费者品尝咖啡,体验人文。
茶文化绝不逊色于咖啡文化,甚至比咖啡文化更健康和有内涵。但就是因为文化太过于深厚,以至于落入传统束缚而无法突破,而且没有把文化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比茶道之精,我们其实已经落后于日本,日本在茶道上的钻研精神,令人叹为观止,那中国还能比什么呢?只有我们还未开发的文化资源,利用艺术授权,与茶道相结合,才可能有所突破。”郭羿承说。
“如果白石茶馆能以统一品牌、统一生产流程推出一种时尚的茶饮品,从茶文化中提炼时尚和具有明显差异化的品牌文化内涵,并且能够据此建立具有差异化的品牌形象,商机将会源源不绝。”
让城市成为一座美术馆
艺术授权业不仅仅局限于一幅画、一首歌的授权,其作用也不仅仅是提升一套茶具或一个茶馆的价值,郭羿承认为,艺术授权对于中华文化的对外输出有很大意义,“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旅游热点地区,很多人到一个陌生国家旅游,都会选择参观著名的博物馆,参观完一般都会买一些艺术商品回家。”
以台北故宫博物院为例,如今其每年古画限量授权复制品的销售额已超过门票收入,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该院典藏的唐代怀素和尚《自叙帖》,经授权开发,制成售价折合人民币5万元的奢华床罩远销海外。
在国外,一些大型博物馆主要收入来源于艺术授权及其衍生品,一般占到其总收入的20%至50%,而且销售产品的90%是代理产品,只有10%是自己特别制作。此外,国外一些博物馆还会有意识地将艺术衍生品商店设置在游客途经的线路。一项数据显示,40%的参观者在博物馆内购物,60%的参观者会在位于展览参观路线末端的商店里选购商品。比如,为了自筹到建馆所需95%的资金,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大力开发艺术资源,从婴幼儿用品到各式纪念品无不留下艺术授权的印记,占其总收入的近80%。
而大陆的博物馆、美术馆在艺术授权方面的意识还远远不足,至今仍停留在捧着金饭碗讨饭的阶段。
然而,只是在城市里建造一座美术馆其实还不够,因为纵使美术馆能成功营运并引进游客,但除此之外,对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美感的养成及当地艺术家的发展并没有显著帮助。怎样才能既打响城市品牌吸引游客,也能让城市里的艺术家及创意工作者有良好的发展机会,又能让城市的居民享受艺术的感动?
应用艺术授权可以将城市里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作品透过复制的方式量化于各种可能的载体上,让当地艺术家的作品被当地居民或外地游客触手可及。当你从下飞机进入城市的那一刻起,艺术就无所不在,无论是飞机的外观、饭店的布置、餐厅的用具、公共空间的液晶屏幕甚至大楼的外墙都可以见到当地艺术家的作品,也很方便可以看到作品赏析,让你对艺术家有进一步了解。当然,如果你有兴趣,很多艺术纪念品可以让你采购回家与朋友分享美的喜悦。艺术不再只封存于门禁森严的美术馆,而是真正达到艺术无处不在。
郭羿承在世界各地旅行时,常常因闯入这样的城市美术馆而心生感动,不论是在英国伦敦恍如美术大展的地铁通道,还是在莫斯科街头被名画包装的大楼,都让人对这个城市心生敬意。令人遗憾的是,他表示在中国目前还没有看到这么优秀的城市,中国的城市化速度太过急速,而丧失了对美的关注。不过这种趋势正在有所改变,“去年杭州西湖博物馆和我们进行授权合作,复制了台北故宫所有关于西湖的画作,我想如果未来这些艺术品被用于包装西湖的话,那将是杭州非常美丽的一道风景。”
(责任编辑:万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