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带你看展览第308期】“关切的向度——当代水墨六人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2014-04-03 18:06:50 周永亮
4月2日下午3点,“关切的向度——当代水墨六人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办、由中国国家画院艺术交流中心、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北京国际艺术品沙龙承办,王明明、龙瑞、杨晓阳等众多美术家代表出席了开幕式。
“关切的向度——当代水墨六人展”展出了梁占岩、刘进安、袁武、周京新、张江舟、刘庆和6位画家近年来创作的作品和手稿180余件,展现了他们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上的个性探索,也展示了当代水墨人物画在“关切”这一主题上的新发展。
本期节目导览嘉宾:学术主持范迪安+6位参展艺术家(梁占岩、刘进安、袁武、周京新、张江舟、刘庆和)
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范迪安(中)和六位参展艺术家(左至右:刘庆和、梁占岩、张江舟、周京新、刘进安、袁武)在展览现场
范迪安:这次展览的学术意图就是要进一步揭开水墨人物画的当代话题,因为这些年我们整个中国画的创作水平在不断地高涨,整个社会对中国画的理解、欣赏也不断提高。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是否水墨画就没有问题了呢?我想这可能值得我们首先来思考。水墨画在中国的发展一直是不间断的,但是在人物画我们要看到两个前提:一个就是中国古代的人物画表达的是古代生活、古代情怀,也包括在笔墨造型上的传统格式,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几代水墨人物画家都在探讨两个问题,一个就是水墨画这样的传统语言、艺术方式如何来表达变化中的社会现实;二是传统中积累了许多人物画的表达技法,甚至包括线描、设色、人物的造型等,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做法上能够用今天的艺术语汇来刻画形象,来营造人物存在的现实的情境,这是摆在画家面前很具体的课题。当然在整个中国画坛有许多画家都在不断探索,我是注意到这六位画家他们在这方面的自觉的意识可以说是特别得强,也特别注重在自己的创作中更多地集中起来探索,所以我觉得他们的一种治学的态度或者治学的精神很值得我们来提倡。这是第一个。
第二,这六位画家在这些年的探索中,是把对于现实的关切和对于笔墨语言的探索融合在一起,所以他们所表达的人物画应该是一种这个时代的艺术的表达。所以我认为他们六位都有不同的角度,在关切这个命题上展开了不同方面的探索,当然整个中国画坛也不止他们六位艺术家,我们来举办他们的展览是想从他们六位已有的成果上能够更好地梳理、交流今天的水墨人物画如何做到更深切的、更有深度的关切。
袁武
袁武 大昭寺的早晨 75×62cm 2013
袁武:1992年我第一次去西藏,最初只是观光,没想画西藏题材,因为我很少画少数民族题材,但当时十几天走下来对我触动很大,特别是在大昭寺看到藏民那种虔诚的宗教信仰,我从不可思议到被感动,甚至难忘。然后也没有构思、苦思冥想,在现场就产生了要为每个祈祷者创作一张像的冲动,随后我就在大昭寺守候了三个早晨,拍了大量照片,一蹴而就创作了将近70幅藏民同胞祈祷的肖像。这不是构思创作,就是一次敬仰的表达。
袁武 在朱耷山水上耕种 340×340cm 2011年
我的创作更关注当下,关注我生活周围,我和所有人对这个世界能了解多少,有什么样的感触就是我要关注的。 此次展出的另两幅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我个人对当下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反思和批判。我觉得我们现在所有的人都在忽略甚至践踏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宝贵的遗产进行掠夺,不管是有文化的人还是没文化的人,完全背离了我们祖先的文化方向,所以我画了一个农民在八大山水上耕种,还有一个老农说“水不深”,只是我个人对现实生活的批判。
周京新
周京新:我这批《角色》系列是在一个月内完成的,但构思、酝酿的过程还是比较长的,这种类型、题材的创作我已经陆续创作有十多年时间,这次正好利用这个展览,可以集中自己有限的创作精力,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把这批作品、题材重新拾起来。
周京新.角色系列.226×53cm.2014.宣纸水墨
我个人对传统戏曲很感兴趣,有一种情结,从小就喜欢京剧,另外我局的这种题材来说并不是传统题材,我画的都是生活当中的人和感受,因为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戏曲舞台上的人物扮相可能比较夸张,装饰性比较强,但生活当中的人其实也一样,而且更复杂,层面更多。像戏曲舞台上扎的靠旗,跟生活中的很多东西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在画这批作品时满脑子都是生活当中的场景,我感受到、体验到的都是有关于我们现代人的故事。
我画面当中会出现一些小动物、小昆虫,这些都是我要去表达的人物和情境的点缀,有些也在我生活中真正遇到,比如有张作品右下角画了一只天牛,生活中连续两年都有一只天牛飞到我工作室待了很长时间,我跟它有这么一种很近距离的交流,是一种冥冥之中的缘分,也是一种点缀。翠鸟也是如此,它会在荷塘的周围出现,我在我工作的院子里边就看到过几次,从我的眼前掠过对触动了我。我感觉到我们在非常繁忙、沉重的生活中有这么一点点缀,有时候可能是一个定格、暗喻,可能它本身并不说明什么,但结合在一起,真正地是指向我们生活本身,我们现在扮演不同角色的人的一种心境,所以这个系列是生活当中的人物系列,而不单单是舞台上的人物系列。
我在很多人物的服饰、装扮上做了很多的调整,有时候甚至是添油加醋或张冠李戴,这是我刻意的。我本身对戏曲很喜欢,但是我觉得因为搞绘画创作妨可以刻意地张冠李戴一下,和我作品所要表达的东西正好是吻合的。
张江舟:我此次展出的这批作品其实和“汶川地震”有关,和地震对人的生命带来的瞬间的毁灭,对人的内心的撞击的这种情绪有关。我这些作品其实没有直接描绘汶川地震的场景,也没有直接表现抗震救灾,我是用一种寓意、象征的方式,来传达因为地震给人内心带来的情感上的撞击,可能在画面中你能够感觉惋惜、无奈、无助,甚至有评论家提出说它像一首挽歌,或对逝去亡灵的超度,我是想通过这种方式传达这种感受,目的是引起人们更多地关注生命,从而追求生命的价值,这可能是我创造这批作品的一个基本初衷。
在创作方式上,我并不是过去习惯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现实主义需要有内容、情节、具体的生活场景,我的画面中都没有,我完全是把人作为符号编织在一个相对比较抽象的背景当中,希望它能够诗意地传达某种观念,这是我当时的想法。这种创作方法,可能类似西方的超现实主义。从我个人感情上讲,我不愿意说我这是超现实主义,因为在我们更远古的古代壁画,像敦煌壁画、汉代墓室壁画中大量运用了这种方式,根据传达的需要,可以把天上的、地下的、人的、神的所有的物象组合在画面空间当中。这种方式是中国自古有之的,但似乎已经被遗忘了,今天我想重新找回这种方式,对我今后的绘画创作可能是很有意的尝试。
刘庆和:这件作品是前段在798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向阳花》展览中的一件作品。这一两年社会对水墨的关注度提高,感觉有点儿力不从心,当然我更倾向于没有感觉的时候,干脆就玩或者不画画,有了感觉后特别想把那种想法用画面呈现出来,这批作品也可以说是一个时间段的回放,也是对自己年过半百所成长、教育的东西有一些感悟:我觉得在制度、某种条件下,我们被约定、规定的东西过多,这种想法一直贯穿于我的艺术创作,跟强调个人感受、个人主张的是相通的。从这点上,我觉得选择这样的题材正好能代表我这一段的情绪。
其次,还创作了八件新作品,时间大约在去年底和今年初。我个人的艺术实践多年来一直想和中国当代艺术、水墨、当代生活有关联。这八件作品有连续性的,只不过从画法、表现手法、内容上可能会更自我一点,强调个人的感受,不太关注周围反响和自己所要强调的符号。我觉得在表现手法上都会有所往回走,有所收敛,让人感觉画面让人静下来体会的东西更多,而少了那种为了喧嚣、符号的东西。
这些年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心境也越来越急躁,高速运转的情况下我们很容易把最本质、朴素的东西丢掉,这些东西实际就在身边,我们需要认真静下来琢磨、揣摩自己的周围。
如果我们从事艺术创造最原始的冲动的东西丢掉,追求那些身外的东西,我觉得不值得,因为一个艺术家整个创作的状态,最好的时期不是每时每刻,我们应该把握最好的状态才能创作出最感人的东西,艺术要强调有感而发,如果没有感受我想我做点儿别的也可以,好在我现在对自己眼前和将来基本上觉得是在诚恳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梁占岩
梁占岩:此次展览名字叫“关切的向度”,我觉得关切应该是一种态度,要和自己的情感有关联。作为画家,我觉得对待生活应该有一种真诚,绘画要找到一种相应的形式,在笔墨语言的组合当中要融进自个儿的情感和对生活理解,过滤掉很多浮躁和杂质,情感的皈依应该让他有一种落地的感觉。
梁占岩 都市•身影 200×600cm 2014
作为一个画家、文化人,应该有一种文化直觉,应该有对生活细心品读,如果只有技巧,那是是漂浮状态的。此次展出的作品中我画了一些农民工,在跟他们接近的时候,我是谨小慎微的,因为这个族群相对于大都市,是相对弱势的,他们背井离乡来到都市,整天忙碌但是收入微薄。我不想从社会层面去看,面对他们首先要有一种善意、尊重,在一种平等的视角去接近他们,因为他们极其敏感而脆弱,还有一点戒备心理。
如果非常鲁莽地接近他们呢,会打扰他们的生活。我与他们接触的时候,总是带些烟或请他们吃饭,打消了这种隔膜和戒备才有共同语言,才能谈到一些你感兴趣的话题。这么多年我一直在跟踪这批群体,想这批画画得更实在一些,不想装腔作势、假崇高。
这的这些作品尽管说不上好,也有不少缺憾,但我感并不缺失真诚以及对这个群体的尊重。我在农村呆过,身上也有很多乡土气,他们的一些特质在我身上也会有,如果我穿上那身工服、戴上那个帽子可能跟他们没有区别,现在只是干的活不一样而已,我觉得文化人在他们面前没有人五人六做样子。
这批画中我找到了一种实实在在的、落地的、有血有肉的状态,尽管不好,但是我不脸红,我觉得人物画应该有一种心理和情感的支撑、厚度,光有技术层面的支撑远远不够。那种精神,甚至只有平实才能接近高尚,高尚不是装出来,我就想找到平实生活的一种气息。
刘进安
刘进安:我的此次参展作品,是复制八年前的一些草图,包括这大船系列五六张,有无系列七张。这些草图是我在2004、2005年画的,总想把这些创作成作品,但因为时间或其他原因未能成行。此次展览要求是人物创作,其实我也有多年没画过,正好借这次机会把最初的草图创作成作品。
刘进安 大船逍遥 244cmX365cm 2014
十年前的草图,我现在来画,它所达到的效果基本上还是遵循最初草图时期的想法,有一些变化但不大。多年来,我认为中国画创作确实有比较好的空间需要更多的人去探索,比如我在上课时候也讲到创作模式问题,我不认为非得依赖传统的那几种模式,如何做得更深刻、更广泛呢?我觉得跟传统有很大关系,觉得其中有空间诱惑着画家去尝试、探索。就这几张作品来看,我自己不太理想,时间上还是紧了一些,基本上都是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赶这批作品。
刘进安 有 248x126cm 2014
最初创作这批草图时的想法还是蛮强烈的,特别是中间有与无系列的七张,从表现形式、内容上有很大的不同,基本上是在当下社会中我自己体会到的,比如美国大兵、兵马俑以及“安全门”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其实都是有与没有的关系,在里边做一个转换。我总想在创作模式上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或者做一些有价值的尝试,这是我的兴趣点,这批作品我想还能做的更好。
(责任编辑:周永亮)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