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完罍归湘”之后续

2014-04-04 09:26:51 潘慧敏

--皿方罍“回归之路”观察之二

  导言: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文明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国也是世界上文物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谈到文物回流,这一“回”字,直接呈现了中国诸多文物现散落世界各地,不能回家。而就在2014年3月19日从纽约传来皿方罍洽购成功的消息,让国内的收藏界热闹起来。这场纽约亚洲艺术周的焦点之拍亦因洽购而提前终结。那么“完罍归湘”之后,会有哪些后续安排,留给大家的思考又有哪些?

  “完罍归湘”之后续

  “虽然洽购谈完了,但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湖南省博物馆馆长陈建明透露,目前正在办理文物回归的后续工作,商议付款、保险、运输、入关等细节,如不出意外,皿方罍将在几个月之后正式回到中国。至于更细节的部分,“第一先从资金说起,首先是资金说起,把资金准备好,外汇出境的问题。要报国家外汇管理局,因为中国的外汇管制比较严,现在还在打报告,政府正在积极协调。一系列的问题都在协调中,资金准备好,这么大一笔外汇出去,然后付完全款。第二付款之后回归,要报海关,省博物馆报国家文物局,一系列的工作,还要报海关,还有免关税的问题。要免除关税,因为是公益收藏,所以应该免除关税。因为很多行政手续,牵扯到很多部门,也要开协调会。第三是运输,到时候还跟佳士得沟通,他们说两个月之内要我们提货,又要保险、运输、买保险,还是找空运,为了安全买保险,怎样回到中国。主要是这三个问题回归后续的工作。”谭国斌说道。

  历年来,湖南境内发现的商代铜器已达300余件,其中就有著名的四羊方尊、人面纹方鼎。在史书阙载的商周时期,湖南本地在与中原文明的交融与碰撞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青铜文化。湖南省博物馆前任馆长熊传薪接受雅昌艺术网专访时谈到,湖南出土商至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以宁乡黄材为中心,向周边辐射,澧水、资江和湘江中下游地区出土较多。博物馆里收藏珍品中有宁乡出土的人面纹方鼎、象纹大铙、醴陵的象尊,湘潭的豕尊等商代青铜器,而皿方罍是1922年在桃园县出土的重器。

  至于对皿方罍的学术研究方面,熊传薪谈到,“皿方罍的出处其实还是有很多疑点值得去解密。从地理环境来说,湖南的土地呈碱性,而北方的土质呈酸性,湖南出土的青铜器色泽偏青黑色,不大会生锈,因为它表面已经腐蚀完了。纹饰都以兽型为主,猪、羊、老虎。而铸造的工匠应该是从中原地区为主,湖南本地的技术应该达不到精湛的水平。现在有几件我所知道流失的器物,其中两件虎食人卣,一件在日本,一件在法国。还有一件象尊是在美国都是湖南的出土,但是这些器物到底什么时候出去的搞不清楚了。如今这些文物想要搞回来都有难度,因为都是国外的博物馆里,不在私人手上,要是在私人手上就好办,如果将来以后有其他发展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由于皿方罍流失国外时间长久,并且一直的私人收藏家的手上,他们对青铜器的保护不会像在博物馆那样专业。我这次在美国再次看到皿方罍的器身不免有点担忧,因为我发现器身有一些部位因为没有保护好而受到一些腐蚀和锈迹的出现。我所谓的保护不单指安全方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环节是对器物本身的护理方法。青铜器毕竟已经有千年的历史,就算它的铸造工艺再精美,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有所变化。”湖南省博物馆前任馆长熊传薪还表示。

  湖南省博物馆馆长陈建明谈及皿方罍回归后续工作,“我们要做的事情主要是两个方向:一是技术方向,二是学术研究。学术研究主要集中于皿方罍的年代、造型、纹饰、铸造工艺,以及其足、同伴、年份和年代,从罍这一器物再拓展到其他青铜器,这方面是很大的工程。既然皿方罍称为‘罍之王’,我们也变成罍的学术研究的重心机构之一,这是我们应该走的方向。”湖南省博物馆一直高度关注这件青铜器本身的文化价值,“我们有专门的学术研究,一方面从器物本身的科技保护方面进行研究;第二从其传播和展示方面入手,它意味着什么?在博物馆意味着什么?现在开始讨论,我们是否做一个专门的展示,是否有专门的展厅,这个专门的展厅是怎么样,大家已经充分发挥想象,这都是即将考虑的。第二个大的方面,我觉得皿方罍的流转、经过,我们还可以继续挖掘。”陈建明表示。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