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让儿童陶艺教学走出误区
2014-04-09 09:08:26 黄华高
“儿童陶艺教学”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启蒙教育和艺术思维的启发式教育。在儿童陶艺发展迅速之余,难免鱼龙混杂,最常见的误区就有两类:
“教学缺位”:老师发给小朋友们一团泥,整节课的要求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下课,一堆随性的泥巴作品诞生了,什么都有,但什么都不美。
“教学越位”:老师出示成品泥塑《笔筒》,然后示范泥条法,并将“笔筒”的制作分解成一步一步的示范。结果,学生们依样画葫芦做出了一堆形似的笔筒。
儿童玩泥巴并不等同于儿童陶艺,基础的造型能力是儿童陶艺创作的前提,技法技能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陶艺创作,两者相辅相成。陶艺创作的教学实践可以从构思、创作、展示3个环节进行指导。
构思环节:尊重原创
儿童陶艺拙朴的造型之所以让人心动,正是因为洋溢着他们天真活泼的感情,展示了他们积极的创作本能。所以在构思环节,需要教师尊重原创,呵护儿童的想象力。
激活想法:儿童玩泥和制陶充分表达儿童本身特有的思维、认识和自我表现,然而,儿童的这些想法又都是不稳定的、易变的、飘浮的。尊重内容,并不是让教师盲从学生,而是要帮助他们在多样的选择中稳定下来、清晰起来。
保持创意:当然以上这些都是他们的想法,而想把这些想法用泥巴做成什么样子、什么形状,这些就是他们的创意。在儿童泥塑的领域里,很少有理性、逻辑的成分,更多的是他们的直觉表现,这就是他们特有造型随意的稚拙美。构思阶段,教师如果能特别尊重儿童的原创性,那么儿童陶艺的生命力也将更为蓬勃旺盛。
创作环节:完善表达
在参加陶艺活动中,儿童的陶艺创作往往是在理性与非理性、意识与潜意识交感融混的状态下进行的。然而孩子们的创意是不完善的、模糊的、概念化的,他们缺少表现自己创意的能力,所以在创作环节中,就需要教师多方面引导,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完善表达,以提高作品的表现力。
1.观察与发现:细化观察的内容,增长思维的“量”,仅是培养儿童创新的一小步,要想实现思维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教师还需要设计更多引发思维冲突的观察环节。比如:教师让学生假设在显微镜下生活,那么观察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呢?学生会观察到一个新奇的世界:面包屑成了逶迤的大山、几根飘落的发丝成了新型速滑道……经过教师启发,儿童的思维在视角转换下有了新的改变。换个角度来观察关注的对象,他们发现微观之美别有洞天,视角缩小可以如此,视角放大亦有可能。
2.尝试与体验:在儿童产生创作的强烈愿望、并有N个灵感想表达时,教师需要让儿童尝试对陶泥的搓揉拍打、捏盘贴筑,以便将内心独特的体验外显表现。
首先,为了帮助儿童表达出内心的想法,教师首先应该按照一定序列教给儿童陶艺制作的方法,通过演示让儿童充分感受“添加”与“减少”技法在创作中的运用,逆向思维的点拨有助于打破学生固有思维。
其次,作为一门艺术,它的创作过程中只有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才能更具审美价值。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理解了立体造型的对称、均衡、变化、统一等规律,并且在这样的启发下他们愿意尝试更多的遵循艺术规律的创作。
再次,当一块泥土经过具有一定艺术审美性的技术加工后,它也许可以成为一件陶艺作品,但真正能让它绽放活力的,则是作品中融入创作者对主题的个性理解,融入创作者对生命微妙的感悟,实现陶艺实践和主观情感表达之间的无缝链接。
展示环节:放大交流
儿童陶艺作品初现雏形后,除了创作者的自我欣赏,还需要更多人对儿童陶艺作品的肯定与支持,需要教师从空间、时间维度放大作品,鼓励儿童的创造力,让儿童体验“用形式去创造” 的成功和愉悦,感受艺术的魅力。
作品群:单一的作品固然能够引起观者一定的内心体验,但若能将同主题组合成群,那么完成后的新作品将赋予作品新的文化内涵。在作品群中,儿童可以自由选择,运用自己最擅长的技法形式表达具有自己独特体验的作品。
作品墙:学生创作的零散作品除了以作品群的方式呈现外,还可以借鉴浮雕手段,以作品墙的方式展示。根据学生作品的雏形,教师可以建议用一面背景墙把所有零散的作品组合在一起,成为独特的景观。
作品展:儿童陶艺作品的展示不仅可以在空间上进行突破,还可以在时间上进行延续,让学生陆续完成的陶艺作品有一个比较成熟的展出。例如举办现场陶艺作品展,或者利用网站、微博等网络技术,将陶艺作品、陶艺活动进行发布。
(责任编辑:心蓝)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