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从艺术乡村到艺术本体如何去趋同化

2014-04-24 10:25:16 徐婉娟

--新艺术地产报告之一

  第五届2014年春季的coart艺术现场在丽江束河的雪山艺术小镇开幕。在节目单上可以发现,去年在北京宋庄的“白庙计划”这次迁徙到了束河。为期约20天的coart艺术驻地计划,这次在策展人徐弘滨的带头下,邀请了此前参与过宋庄白庙计划的7位艺术家融入当地束河人的日常生活。在逐渐了解丽江当地文化艺术及自然环境之后,艺术家以对话沟通和引导互动的方式参与到社区的空间建设和精神成长中,为束河带来新兴的创意思维方式,传播另一种审美。

  从艺术乡村到艺术本体如何去趋同化

  白庙计划的艺术家们通过和coart的合作,希望跟当地文化发生交融,并试图产生一种对抗束河过度商业化的“病毒”的抗体。在徐弘滨看来,作为艺术乡村的“白庙计划”项目所面临的环境不仅仅只是单一的白庙环境。“虽然在中国各地的环境从表象上来看,好像束河与白庙的差异很大,商业化程度很高。但是我们发现,不管是白庙的村民还是束河的村民,所有人的思想模式和状态都是一致的,包括他的生活方式、吃饭的方式、喝酒的方式、家庭的装修等等。你会发现,大家是越来越趋同化。而这种趋同化其实艺术家所需要面临的问题,趋同化对于艺术家来说就是一种硬伤。”

  面对越来越多的作品可以被归类化、一致化的现象,在市场经济大潮下,艺术家如何坚守自己不被趋同化的同时,该如何搭上这次列车或者能够生存下去?徐弘滨认为这是白庙计划以及现在艺术家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无论是在束河还是在白庙我们面对的社会环境与人的状态,其实我们在提供一种反思。无论是在哪一种状态,是否能够保持一种独立?艺术家通过独立思考与当地文化产生一种对撞和交流。这种交流我们面临的东西是一致的,人的状态也是一致的,而不是说环境的不一致造成了人的不一致。这个契机决定了我们在束河完成这些项目的一种契机和原初的想法。”

  在白庙团队分享他们在束河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作品和案例的时候,交谈中运用了很多“也许”和“我想”的字眼,艺术家试图通过创作的作品来和当地人进行交流和沟通。

  实施白庙计划的艺术家团队能够改变束河什么?徐弘滨谈到:“现在再回到白庙的现场,大部分作品都已经灭失了。一个团队的能力太弱,真是不能改变真实的东西。其实这一种改变是在潜移默化的状态发生的。同理,在这个状态当中可能我们没法改变束河长久的状态,但是在当下我们创作的作品放在这个古镇中,放在束河完小,放在龙潭公园,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就已经改变了。”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