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宏基总裁廖创宾:花丝工艺需传承,更需创新
2014-04-25 09:26:48 于冬雪 陈嘉瑜
对于多数珠宝企业来说,把钱投在开店和营销上或许是最具性价比的事情,因为这会为企业带来较为直观的业绩增长。而潮宏基却将一部分资金和精力用在了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工艺的拯救和保护上。无论是花丝镶嵌工艺设计实验室的启动,还是潮宏基博物馆的落成,以及联合公益组织“稀捍行动”发起花丝工艺拯救项目,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都让人们感受到企业的真诚与魄力。潮宏基如此不遗余力地拯救传统花丝工艺,到底出于何种考虑?在传统工艺的传承中,企业又遭遇哪些困惑?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潮宏基总裁廖创宾。
抢救民间遗珍是企业的文化修道
记者:您从2007年就开始做一些与民族文化遗传传承与保护相关的工作,一个直观的体现就是以花丝镶嵌为主题的博物馆。您当初为何想到要建这样一个博物馆?
廖创宾:我是从2007年才开始接触民间饰品这块的。我当时是受一个对中国文化颇有研究的上海交大陈育星教授的影响,开始关注中国的民间饰品。期间,我深刻地感受到中国珠宝文化和首饰业的发达,以及因为保护不善而带来的遗失。特别是被称为“燕京八绝”之一的中国传统的宫廷艺术花丝镶嵌工艺,现在基本濒临失传,国内掌握这门手艺的人,还不到50人。我认为馆藏是对那些留存下来的传统首饰和工艺的最好保护,因此就设想通过建立博物馆的方式。抢救民间遗珍,也是企业自身的文化修道。做一件事,既可以对企业的发展有帮助,又可以推动行业和社会的发展,乐趣就会更大一点。
记者:您有没有算过,在这方面的投入大概有多少?
廖创宾:说实话,我还真的没有好好计算过具体投入多少钱。我们博物馆的藏品就达3000多件,很多藏品背后都有一段故事,都是一些老藏家为了支持我们的博物馆才忍痛割爱让给我们的。比如我们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花丝风雨桥”,它是以侗族独有的建筑风雨桥为原型的大型工艺摆件,也是目前存世体量最大、工艺最全的花丝工艺品。风雨桥长达5.2米,高2米,采用350多公斤白银和黄金做主料,桥身辅以翡翠、玛瑙、青金石等珍贵的宝石材料合计3万余粒,由十多位老工艺师傅耗费四年多时间制作而成。这其中的材料费是可以估算出来的,但其中包含的心血以及工艺价值,都是无价的。
记者:博物馆建成之后,是作为企业的一部分还是会对公众开放?
廖创宾:我们的博物馆刚建成不久,还有些地方有待完善,因此暂时是不对外开放的。但未来,对公众开放是必须的,因为我觉得,对一个博物馆来讲,独乐不如众乐。我们最终目的也是希望更多人来了解感受华夏珍贵的首饰文化,并能为此弘扬和传承下去。
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记者:现在博物馆建成,给花丝工艺等传统文化建立一个保护和展示的平台。对于花丝工艺的传承而言,您认为接下来还会遇到哪些难题?
廖创宾:我们之所以要把花丝工艺当作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去保护,就说明它快绝种了。因为市场不接受,工艺卖不出好价钱,因而就没有人愿意去干这个活。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国人对于花丝工艺这宝贝的认可度还有待提高。
其实最大的难题或者有待突破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它商业化。在商业化的过程中就要解决传承与创新的冲突,以及尺度如何把握的问题。不过我认为,凡事都有两面性,完全机械化就失去了这个工艺的魂,而完全手工制作又耗时太长。所以我所想象的应该是介于两者之间,要有花丝工艺的魂,魂是不能丢,但是有些东西我们确实是可以改良的。我认为当务之急就是加紧对学徒的培养,同时我们也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不能完全照搬过去的工艺和设计。
记者: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国外珠宝品牌在设计产品时,会将中国风当成一个卖点。未来,中国风的设计是否会更获得国人的青睐?我们在产品设计上是否也会向这个方向去延伸?
廖创宾:其实不仅仅是珠宝,很多行业包括服装或者包包,都迎来了中国元素的大量应用,我们是很高兴看到这种趋势。
记得在2006年,我们作为中国唯一的代表去参加一场国际拍卖会,当时做的是紫气东来珠宝秀,那时感觉还是比较难的。不过现在潮流也在不断变化,我们对自己国家的、民族的东西也变得更加有自信,这就是中国风流行的最大基础。在消费者认可的基础上,中国企业要做出中国文化的设计还是有天生的优势,至少我们比别的国家要更加熟识中国。
近年来,东方元素的珠宝设计系列已经成为我们的一个重要的开发板块,譬如我们的熊猫系列等,很多产品都很畅销。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将东方的文化与西方时尚的一种融合创新。这也给花丝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带来很好的启发和契机。
记者:那今年开店数量方面会有所变化吗?在线上方面还将有哪些突破?
廖创宾:我们现在已经有500多家门店,这几年平均以每年新开100家店的速度在扩张,今年的开店数量也差不多维持在100家左右。珠宝电商是我们整个珠宝销售模式的一种,只是其中一种,它永远取代不了传统的渠道,因为对很多的珠宝顾客来讲,在实体店购买珠宝的体验是线上所不能满足的。但不得不说,如何充分运用移动互联技术对传统渠道和销售模式进行改进很有必要。目前,我们已经在天猫等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销量也还不错,今后重点要做的就是打通线上跟线下的会员关系,做好双向引流。
(责任编辑:何妍婷)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