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西洋油画的百年“中国心” 百花绽放之姿

2014-04-30 11:03:09 李君娜

   张新权《寒露回廊》

  张新权《寒露回廊》

  忻东旺《客》

  忻东旺《客》

  靳尚谊、詹建俊、全山石、靳之林、钟涵……这应该是迄今为止,中国当代油画家最完整的一次集体亮相。从生于上世纪20年代,到生于上世纪70年代,66位年龄跨度达半个世纪的油画家,150幅风格各异的油画作品,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向世人呈现出一幅中国当代油画的风情合集。

  此时,中国油画已是百岁高龄的“老人”。和土生土长的中国画不同,这是一个真正的“舶来品”。往前追溯,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奉命来华,携带一些笔致精细的彩绘圣像画。不久后,又一个来自意大利的传教士凡尼·尼古拉在澳门绘制油画《救世主像》,这是迄今为止能发现的西方画家在中国本土绘制的第一幅油画。

  真正的“中国油画”,指的是由中国人掌握了油画技巧后落笔创作的油画。 20世纪初,第一代中国油画家负笈留洋学习油画并进行创作,中国油画也就此拉开历史的帷幕。早期中国油画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吴作人、颜文睴等。这门西洋艺术甚至被赋予了特殊的时代意义——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化革新者,几乎都曾把引进西洋写实绘画作为他们构建中国新文化的一部分。由于社会的需要,20世纪中国油画的主要类型是关照社会现实生活的写实主义。

  时光如白驹,从幼稚的模仿到逐渐入门、成熟,进入创造阶段,中国油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已占有自己的位置。回望百年历史,这场名为“中华意蕴——中国当代油画巡展”的画展,也并不仅仅只是一场美丽的展示。而年代的痕迹不知不觉嵌入其中:生于三四十年代的画家既受到中国第一代油画家的影响,也在俄罗斯写实油画的教育体系下打下坚实基础;生于五十年代的画家开始了对于写实油画的视觉刷新,他们将中国写实油画的师承对象从法国的现实主义推至新古典主义;而60后和70后的画家则不再停顿在原有的艺术观念,他们试图将当代视觉信息与当代视觉经验注入这一传统的绘画媒介,油画的现代性也让这一代的画家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探索。

  有变,却也有始终不变的东西。如何在保持欧洲写实油画生动造型的基础上,赋予中国传统艺术的写意精神,是几代中国油画家一直苦心探讨的课题。而经过几代人的苦心试验和摸索,中国油画界已经从艺术创造应有的观念多元化和表现形式多样化的理念出发,寻找到多角度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这种兼容并包也造就了中国当代油画百花绽放之姿。

  展览名称:中华意蕴——中国当代油画巡展暨中国油画百年回望

  时间/4月22日至5月18日

  地点/中华艺术宫

(责任编辑:周梦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