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陕西收藏家梁建安乐山建艺术院

2014-05-04 08:57:26 未知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每当聆听这首《送别》歌曲,便忆起著名音乐、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家弘一大师李叔同,其所作美妙之词再配上美国作曲家约翰·p·奥德威的谱曲,数十年传唱至今仍然经久不衰,而李叔同的书法更是有着“书法之大乘”的美誉。日前,陕西收藏家梁建安,向记者展示了他收藏的一幅李叔同的书法作品。梁建安何许人?他就是在乐山城区嘉州长卷创办“郭沫若文学书画艺术院”的陕西人,他热爱乐山,对乐山的文化更是情有独钟。

  陕西收藏家创办沫若艺术院

  陕西人梁建安在乐山城区嘉州长卷创办“郭沫若文学书画艺术院”,是源于他在峨眉山的一次旅游。仙山峨眉的山水令他震撼,更让他产生了对乐山书画艺术的热爱。梁建安告诉记者,“在乐山投资创办‘郭沫若文学书画艺术院’的想法由来已久,已是我多年的愿望。我一直很敬仰郭沫若先生,他不仅是乐山人的骄傲,更是中国人的骄傲。郭沫若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卓越超群的文化伟人,在文学、历史学、古文字学等广阔的学术领域里留下丰厚遗产,影响深远。与其笃实的学养一脉相通,其在书法艺术方面同样成就璀璨,在现代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梁建安不仅展示了收藏多年的一代文豪郭沫若的书法作品,还展示了弘一大师李叔同的作品、书法家于右任的作品等。

  梁建安已经在成都成功创办了“四川省成都孔子学院”,一直从事国学研究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我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成为人类的精华,它不是虚无缥缈或不痛不痒的东西,是因为它能引导人类洞察自身和世界,并为人类带来实在的幸福和和谐。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正是体现在这样的智慧上。”“在乐山创办‘郭沫若文学书画艺术院’,是想为全国的艺术院校的学生提供一个写生的基地,也是提供一个展示乐山书画艺术和收藏艺术的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乐山,了解乐山的文化。这就是我多年收藏书画的真正意义。”

  藏品和个人作品多次在蓉展出

  担任《中国画风》杂志顾问的梁建安,不仅爱好收藏字画,更是一个书画爱好者,他除多次在成都举办个人收藏品展览会外,还多次举办个人书画作品展。“我认为花鸟和花鸟画美化世界,也净化人的灵魂。花鸟画贵在传神,是人与自然的相契。”

  “书画家梁建安对‘长安画派’各流派有代表性的画家实力及其特点等有很深入细致的了解,并得到实力派画家的技法传授,悟道山水花鸟画的精髓。2013年,收藏家、书画家梁建安个人书画展在成都诗婢家美术馆成功举行。画展共展出梁建安创作的百余幅山水花鸟及书法作品,画风淳朴、静谧、雅致、温情。”书画界同行们对梁建安评价道。

  “对收藏书画而言,首先要提高自己对书画艺术的鉴赏力。对一幅字画的好坏,要有辨别能力。如果待鉴字画水平极差,就不可能是名家作品,也不会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对收藏的艺术一眼观去就有心灵的震撼,它汇集艺术感受的饕餮盛宴,因为书画艺术与音乐、服饰、舞蹈等是息息相通的。之所以李叔同书法的传神和成功,更来源于他对音乐的深刻理解与把握,把音乐与书法融为一体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其作品也值得欣赏和收藏。‘一音入耳来,万事离心去’。这就是每当聆听李叔同谱词的《送别》,就有另一番开悟与慧智。”梁建安对收藏书画如是理解。

  说到今后的打算,梁建安告诉记者,乐山历史悠久,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更是一个宜居的旅游城市,将带上远在陕西的家人来乐山定居。

(责任编辑:龚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