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专访】艺术家张见:新作《桃花源》 重新组合传统文化元素

2014-05-07 23:39:21 罗书银

【2014艺术北京系列专访】之凯撒塞贝什展位专访(下)

艺术家张见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

  (雅昌艺术网讯)艺术北京走到第九届,依然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开幕,依旧是4月30日的VIP预展,开幕时间却提前到了下午3点。展览场馆也有扩大,经典馆移师至俄式风格的农业展览馆3号馆,和原馆当代馆同时展出,总展出面积约2万平方米。 本届“艺术北京”集中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近150家画廊和艺术机构共同亮相。 总体而言,艺术北京一贯以来的本土路线,在当代馆似乎尤其明显。随着中国大陆画廊品质的提升,更多优秀的当代画廊以更好的面貌在当代馆中呈现出来。位于A7、A8展位的凯撒贝塞什(亚洲)艺术中心本次艺博会他们展出了以新水墨为主线的艺术家组合:让·米奥特、姜吉安、张见、杨宇、徐华翎、马灵丽、蒋志、郑庆余、肖旭、高茜、雷苗。在VIP预展当天,雅昌艺术网对艺术家张见进行了采访。

《桃花源》作品

  张见介绍《桃花源》作品:

  张见:我的这件作品是去年画的,实际上这种构思来源于2006年、2007年的时候我画的《桃色》系列,那个时候我达成一个艺术观点,以往人家老认为我是画人物画的,老把视觉重心放在人物上面,但是我个人觉得画面当中的人物跟一片叶子,跟一朵儿花跟一方太湖石,跟一块丝绸实际上都是画面的组成要素之一,所以他的重要性实际上是取决于作者对它的理解,而不是它的客观存在。

  到了我身后的这件作品《桃花源》,我可能从几方面想去解决这张画的一个文化命题的探讨,首先从精神层面讲这里面有四种元素,这四种元素实际上都非常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意义,一个是太湖石,中国文人把玩的日常之物;一个是桃花,古代咏颂桃花的诗相当的多,而且相当的有趣和优美,里面大面积的粉红色的丝绸,我想又是最能代表中国的商品,不然为什么我们的通商之路叫“丝绸之路”呢?另外女人体,我想都是当时文人雅士暗中迷恋的一些东西,把这几个元素合起来,我想给大家呈现的是猛一看上去它是一张非常传统的中国花鸟画,但是再仔细看过之后,一层层地把这几个元素剥离发现在探讨的是一个传统的文化元素,这种重新排练组合以后,是一个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的探讨。

  从另外一层讲,在构图上面,在传统的中国画里面以前都是讲究的非对称,在山水画里边我们常听说马一角夏半边,也是讲的是非对称,但是也有平中求奇的作品,包括马远本身。有没有对称的作品呢?当然有,比如最经典的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所以这件作品也是从中得到一种启发,像反向地走一下看看用一种对称的构图方式,加强这种我对传统文化脉络的重新解读和分析。

  张见:1972年出生于上海。1995年6月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99年6月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任教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任系副主任。2005年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2008年 获得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国工笔人物画创作与研究。 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副院长。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罗书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