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童年:和陈丹青聊艺术”了解当代儿童艺术教育误区
2014-05-12 13:43:07 邵杰
活动现场,陈丹青与孩子们亲切交流
“法国有位很著名的风景画家叫柯罗,他晚年说过一句话‘我每天早上醒来向上帝祈祷,让我像小孩一样天真地看世界’ 。我岁数越大越明白这句话,孩子们都是我的老师,没有学画这件事情,甚至没有画画这件事情,要紧的是大家都有眼睛。现在春天来了,我在公寓旁边走,发现每朵花儿都好看,每棵树都好看,那个时候我觉得我可能只有5岁。 ”艺术家陈丹青如是说。
日前,“艺术与童年:和陈丹青聊艺术” —— 《我的第一本艺术启蒙书》广西师大出版社理想国(北京贝贝特)新书首发沙龙活动举办。画家陈丹青作为受邀嘉宾和主持人林曦与小读者、孩子家长及老师们一道探讨了有关儿童艺术教育的方式和意义。
“我喜欢画树。 ”“关于画画您有什么技巧么?我总是画不好。 ”“我每次上完课回来都特别高兴,因为看着自己画完了一个作品。 ”“您是怎么喜欢上画画的? ”“您原来有没有想过从事别的职业,不画画了? ”活动现场,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充满童趣,时不时引发哄堂大笑。
其实,如何让孩子去认识艺术、与艺术亲密接触是大家最为关心的话题。活动中,孩子们童言无忌,但阵阵笑声的背后,通过在场孩子家长的发言可以看出,目前在我国儿童艺术教育领域,以绘画学习为例,大部分家长希望孩子们可以经由某种正确学习方法而在绘画领域表现出色,而其中存在着的困扰甚或干扰,映射出大众对于艺术理解和认识的一些误区。“一位美术老师在教孩子们画画时,可以对他们说你们学的不是画画,你们学的是需要用眼睛去看这个世界,之后学着用手将你们想到的东西画出来,所以你们画的不是世界,而是你们的心。 ”对此,陈丹青道出了他的态度。
此次来到活动现场的主体人群是5岁至15岁的青少年儿童,且以小学生居多,所以可以明显感觉到对于儿童如何去接受和展开艺术学习之旅更多的决定权还是在家长手中。“学龄前、 13岁以前的孩子,我主张不要跟他解释有关美、大师、艺术等概念性知识,不要太早灌输这么多词汇给孩子。如果带他去博物馆根本不要对他去解说,因为他首先是听不懂,另外是会厌烦。就让他去看,如果他实在不想看,那么就带他出去,他想吃、想玩,可以保持他的动物性。 ”在此方面,陈丹青依据不同年龄层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可见其对儿童艺术教育问题有着深入观察和思考,话语朴实却透着中肯,也为在场急于求教的家长们指点了迷津。“对于那些特别敏锐或者可以说有天分的孩子,在10岁至15岁之间,就要特别当心了,要看他到底喜欢什么,哪件事情拽都拽不回来一定要去做,就说明他真的想做这个事情,如果此时他喜欢的正好是画画或者音乐等,就需要带他去好的环境,能够耳濡目染非常重要。至于美术史、流派等词语和概念,我想差不多要到初中以后他们才会开始感兴趣,并具有理解力与判断力。 ”
具体来看,家长有时候可能会出于功利性,考虑到现实中孩子升学、就业等问题,但更多时候,其实并未期盼孩子成为一名专业画家,只是单纯希望其在艺术上也可以具有一定造诣,但无论初衷为何,从现场反应来看,大多数家长都想让孩子可以通过学习在绘画领域表现得足够优秀,如果表现欠佳好像从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需要放弃了。就这一不仅局限于绘画艺术领域的现象,陈丹青给出建议,认为不要太把孩子看作孩子,他们有自己的才能和爱好,也许一时并未看得出来,“我们经常小看孩子,不太注意到他本身的能量” 。所以,首先要克服的应是家长自身的家长欲。“我经常会遇到一些家长说我的孩子应该怎么学画,怎么能够画得像你这样?问题不在这里,而在于家长了解孩子么?有冷眼观察其喜欢或讨厌什么事情么?这其中教育就开始了。例如很多女孩也许对艺术没兴趣,但很会讲话,也许将来会成为一流的公关或者外交家。家长最要紧的是冷眼看,然后带着孩子走向他感兴趣的地方,而不要强行带他去他讨厌或者没感觉的地方。 ”
另一方面值得关注的是,作为行为主体的小朋友们又是如何看待绘画的呢?在社会整体的教育理念和家长的价值判断之下,我们是否存在着将其主体客体化的现象呢?也许他们还太稚嫩没有能力去建构自己的人生,甚或他们还无法完整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而对此我们能做的可能就是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与重视,不是去为他们做什么决定和下定论,而是用艺术来浸润他们的童年,并尊重他们对于未来的选择权。
陈丹青说,他在世界各国博物馆总是看到两种情况:一种是大人抱着婴儿在参观,其实婴儿在睡觉,但他觉得这是一种胎教,是非常好的“婴儿教” ,这同带其去嘈杂的饭店或商场而孩子在睡觉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另一种则是经常会看到小学和中学的老师领全班同学直接进入博物馆,那并不是浏览式地看,而是老师做过功课后,带领同学们来到某一张画面前,然后就在那里上一堂课,一讲就是一两个钟头。他讲到,“在国外,幼儿园的老师有时会有一些词汇选择,例如他觉得一幅画画得不是很好,会对孩子说That’ s interesting (很有意思) 。所以尽量不要对小孩说出带有价值判断的词,大人说好或不好、对或不对,有时是在扼杀小孩的思想,使孩子的童真没有了。只有些特别顽强的小孩,你再扼杀他,‘枪林弹雨’ ,最后他拿起笔又回到原来的样子,这是少数天才,甚至长大了可能会真的变成一个天才画家” 。
“学龄前、 13岁以前、 18岁以前,这3个阶段不要太控制孩子看什么或者不看什么,由他自己决定。他当然会胡乱地看,也许有些孩子完全没兴趣,有些却沉迷在里面。大人们不要太在乎这件事。如同学龄前孩子看的东西,到了学龄后会自动消失,忽然也许就不喜欢看了。 ”为此,陈丹青还现身说法,回忆道:“记得我13岁以前喜欢画画,同时还喜欢唱歌跳舞,还去拍过电影,捉虫子、上树闯祸,可是到了13岁后,忽然一下我绝大部分时间只画画,别的东西我一点兴趣都没有了” ;“而到了18岁又是一个飞跃,以前的很多习惯可能会忽然停顿,转入更高层面的要求。如果有一种习惯在你看来不是很好,想去掰正它,强迫他喜欢他不喜欢的,或者他喜欢的不让他喜欢,有时候却导致掰坏了。不能纵容孩子,同时也要非常小心,不能过头,有些事情会自动消失,或者自动生长。例如绝大部分儿童读物是很平庸的,但是让他去阅读没有关系,而一小部分会是特别好的、经典的,如在那么多童话中安徒生、格林是好的,小孩会自己选择,大人不要太担心。 ”这些话语也许可以为我们对于儿童艺术教育提供更多的思考与帮助,去引导更多未知的可能。
诚如这部法语译著所遵循的理念,简单而通俗,由法国资深童书作家贝亚特丽斯·丰塔内尔所著的《我的第一本艺术启蒙书》介绍了世界上博物馆里的脉络,用孩子们都能看懂的语言写出来给孩子们看。陈丹青在腰封上写了推荐语:懂得艺术,乃终生之事,爱慕艺术,起于孩童。看画、听乐、读书,须“从娃娃抓起” 。之于儿童艺术启蒙与教育,陈丹青给出了他的独特思考与见解,面对同样的问题,您又会如何看待和解读呢?
(责任编辑:心蓝)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