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韩羽:我画《水浒》 是借其酒杯浇胸中块垒

2014-05-14 09:37:35 李怀宇

  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何莫邪是一位中国通,他说,“在中国,伟大的英雄有三位,第一是韩羽,第二是廖冰兄,第三是丰子恺。各有各的特点。韩羽妙在和民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真的厉害。”

  韩羽

  韩羽简介:

  1931年生,山东聊城人。著名画家、散文家。1948年后从事美术创作。历任《邯郸农民报》、河北省美术工作室、《河北画报》、河北工艺美术学校编辑、河北工艺美术学校教员,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中国美协河北分会名誉主席、河北省文联顾问。出版有《韩羽画集》、《中国漫画书系·韩羽卷》、《闲话闲画集》、《陈茶新酒集》、《杂烩集》、《韩羽小品》、《画眼心声》等。

  挪威皇家科学院院士何莫邪(ChristophHarbsmeier)是一位中国通,对中国漫画深有研究。何莫邪曾用流利的中文对我说:“在中国,伟大的英雄有三位,第一是韩羽,第二是廖冰兄,第三是丰子恺。各有各的特点。韩羽妙在和民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真的厉害,而且我说厉害,不是因为我懂他,他跟民间的文化妙得不像话,可以说水平比所有人都高多了。第二个是廖冰兄,他这个爆炸性的艺术水平,我跟他说过,他是个艺术家,不是‘伟大’的艺术家,而且他的文字也是有点有趣但是不‘伟大’,但是内容特别有爆炸性。如果真的要说讽刺漫画,廖冰兄第一,不是丰子恺第一,丰子恺的东西不行。我跟廖冰兄很有感情,在一起喝酒,他很会喝酒,很爱喝白酒,真的是好朋友,也可以我骂你,你骂我。”

  何莫邪眼中的三位“英雄”,如今只有韩羽在世。

  人如其画有乡土气息

  韩羽住在石家庄,神态和讲话都有一股乡土气息。“不仅仅是民间的戏曲、绘画,连民间的老百姓都影响过我。”韩羽说,“我小时候受的影响,不仅仅是画画,民间语言生机勃勃,我吸取各方面的养分。那时候小孩喜欢戏曲就等于现在小孩普遍喜欢看电视、打游戏机。因为那时候唯一的文艺活动就是看戏,而且并不是天天都看,一年看几回,所以我看啥都觉得稀罕。”

  提起家乡,韩羽兴致颇高:“我的家乡叫堂邑县,这个县大概春秋战国就有了,但是个小县城。当时河南的庞涓和山东的孙膑打架,就在我们县城的东南。武训是一个要饭的,兴学,他就是我们县里的,离我家只有二十华里。有一段时间,我们的县不叫堂邑县,叫武训县。但是没过几年批武训了,给批臭了,干脆把堂邑县给撤了,成为聊城的一个区。所以,我只能说:我是聊城人。”聊到莫言的老家高密,似有蒲松龄《聊斋志异》的遗风。韩羽说:“莫言是山东东北,我是山东西边。我的家乡沿西靠河北,往南就是到河南。所以,我家乡与河南交界,又与河北交界。但是,莫言的家乡靠海,离青岛不远,我那个地方很穷,在山东属于贫穷地区,他那儿也不富。蒲松龄的家乡是淄博,就是从济南往东。从地区上来说,都离蒲松龄家乡不远,就是几百里地。”

  韩羽擅长戏剧人物,曾担任动画片《三个和尚》人物造型设计。黄苗子在《大巧若拙——韩羽其人其画》中说:“韩羽画如其人,土头土脑,似村而雅,土极而洋到了家,具有浓厚的现代感。”现代以画戏剧人物见长者,关良、马得、韩羽并称。

  必读《咬文嚼字》和《炎黄春秋》

  韩羽也写得一手妙文。“画画,尤其写文章,跟读书有直接关系。不读书,说话都说不清楚,读多了明白事,语言可以说得顺溜些。”韩羽说,“我看什么书都不系统,因为我就是小学毕业,不像人家科班出身的都系统地读书,我读书都是兴趣,翻到什么看什么。我读什么都是像蜻蜓点水一样,不会深钻下去。虽然不深钻,有时候也会琢磨琢磨,考虑考虑。尤其写文章,不能瞎说八道,凭着印象随便写。有时候自己反复地认识,就深入一些,也算读书的收获吧。我画过《水浒传》,但不是按《水浒传》的意思去画,就是借《水浒传》的酒杯,浇我胸中的块垒。”

  韩羽认为画家一定要关心社会。“我每年一定要订两本刊物。一本是《咬文嚼字》,为了解决我读书写字的时候别犯错误。再一本是《炎黄春秋》,这本杂志刊登的大部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各种各样时代里出现的事。我都经过,我首先得弄明白,经过的对不对?咱们不是政治家,解决不了大问题,起码我得要弄明白,错了也得明白错在哪儿。我别的能力没有,不会推动社会往哪儿走,起码要活得明白。活得明白比糊涂要强得多。”

  年逾八十后,韩羽悟得绘画有三个阶段,跟佛家的说法一样。“初级阶段,就是没技法的阶段,刚学的时候,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牛犊子连老虎都敢对付,不怕。但是这个‘不怕’是不值钱的,不怕的结果是被老虎吃掉。一个画画的不掌握技法,瞎来,就等于初生牛犊一样,敢画是敢画,但最终还是失败。到了第二个阶段就掌握了技法,明白了,因为看得多了,懂得多了,这就是第二句话‘长出犄角反怕狼’,小牛长大了,还没长成老牛,长出犄角来了,有抵抗力了,有武器了。没犄角的小牛连虎都不怕,后来它长出犄角来了,不但怕虎,连狼都怕,因为掌握了技巧,受的约束多了。但这两种都是半道上的,都没成熟,必须走向最后的阶段,就是‘随心所欲不逾矩’。无论科班出身,还是没有上过科班,都必须走到第三个阶段。就像佛家所说,第一个阶段是‘看山是山’,第二个阶段是‘看山不是山’,到最后又是‘看山是山’。业余也好,专业也好,都必须懂得绘画的这些道理,不懂就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王松)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