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亳州市第二座博物馆即将亮相 复原呈现先民聚落场景

2014-05-15 14:52:52 汪玉琼

  5月14日,记者从蒙城县文旅局了解到,作为亳州市第二座博物馆,历时近两年建设的蒙城博物馆虽未正式挂牌开馆,但已开始对外开放,不少等待已久的市民纷纷前往先睹为快。

  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即将到来,记者走进蒙城博物馆,带着大家感受一下“古蒙神韵”。

  “尉迟寺”独占“半壁江山”

  蒙城博物馆于2012年6月开工,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分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建筑高度23.6米,投资8000万元。

  记者在造型取自青铜礼器方樽和汉阙的博物馆门前看到,保安们已经“严阵以待”,因为馆内好多展品均为真品,所以他们也格外谨慎。

  进门之后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四层楼高的巨型锻铜浮雕。县文旅局工作人员苑旭告诉记者,这座浮雕描绘了尉迟寺先民劳作、先贤庄子梦蝶、北冡山旧址,还有闻名久远的“蒙城八景”和贯穿其中的楹联文化,可谓囊括了蒙城的历史文化精华,创意者着实费了一番心思。

  站在博物馆中央大厅,可看到博物馆有地上四层。一层是接待、报告厅和临时展厅,二层是尉迟寺展厅,三层主要展示蒙城厚重的文化和珍贵文物。苑旭说,馆内布展面积约4000平方米,考虑到馆藏文物比较固定,所以设置了临时展厅,可以定期搞一些展览,提供一个文化交流平台,丰富馆内活动。

  复原呈现先民聚落场景

  上到二楼,便是尉迟寺展馆,通过对先民安居、原始聚落、墓葬祭祀和发掘记事四个单元进行大篇幅、多角度全面展示,将考古发掘的一系列成果以陈列的语言进行演绎。

  在展厅中将聚落、围沟、排房、中心广场等进行场景复原,并融入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的尉迟寺先民的生产生活面貌。在大型场景复原中采用声光电等表现手段,力求复原场景的形象、逼真,拉近五千年前的尉迟寺先民与今人的距离。

  展厅中除了那些形状各异、数量繁多的石器、陶器之外,还有三件被考古学者高度重视,其中一件就是“镇馆之宝”—鸟形神器。在一处弥漫着神秘色彩的多媒体展厅中,记者看到这座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的器物,其顶端是一只像鸟一样的东西。专家推测它可能是部族的一种鸟图腾,摆放在固定的神台上,供村民敬仰膜拜,或者是一种权力的象征,为氏族的首领所拥有。

  古蒙千年文明的延续

  步入三楼,古蒙溯源、古邑遗珍、历史名胜、名人荟萃、民风民俗、非遗传承六个单元的展示牌立在记者眼前。

  纵观展厅,主要以收藏的各个时期的文物精品为基础,结合现存的重要历史名胜万佛塔、文庙、庄子祠、九鼎灵山寺等再现千年古县蒙城的宏伟历史画卷,力图将蒙城的历史讲好、讲透,让大家切实感受到县域历史文化的辉煌、厚重。

  蒙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如蒙城汤、油酥烧饼、大鼓琴书等都是当地较有影响的非遗项目,不少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民风民俗流传久远,也成了展示中最容易触动人心的,最接近生活的展示部分;楹联也因蒙城成为“中国楹联之乡”而成为展示重点,三楼单独辟出一个展厅通过楹联渊源、中国楹联报和楹联之乡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

  苑旭说:“在展览形式上运用模型、雕塑、多媒体视频、实景和历史照片等辅助手段与文物展品相结合,灵活、生动地为观众呈现蒙城数千年的发展历程。”

  一扇精美的文化“窗口”

  “当初筹建时,目标就是打造一处以展示蒙城历史、沿革变迁以及地域文化为主题的历史文化博物馆,必须强调知识性、科普性、教育性、休闲娱乐性为一体的展现模式。”苑旭说,如今博物馆落成,一扇精美的文化之“窗”即将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蒙城几千年的厚重历史。

  苑旭说,博物馆作为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帮助当地群众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增强当地群众热爱乡土的情结;也能向外来客商和游客宣传蒙城地域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提高蒙城的城市文化品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的休闲文化生活,特别是成为向青少年学生传播历史文化知识和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董倩倩)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