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带你看展览第266期】第八届深圳雕塑双年展“我们从未参与”

2014-05-18 01:15:13 潘慧敏

第八届深圳雕塑双年展策展人马可·丹尼尔

  导言:第八届深圳雕塑双年展在OCAT深圳馆隆重拉开帷幕。策展人马可·丹尼尔提出,第八届深圳雕塑双年展从“社会雕塑”(social sculpture)这一概念出发,为了筹备此展,丹尼尔特地对中国和欧洲的艺术家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拜访和考察,从而形成了“我们从未参与”的策展主题。这一主题继续发展了著名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的“社会雕塑”这一概念,邀请到来自全球共30余位艺术家展出他们的作品。

  【本期导览人】第八届深圳雕塑双年展策展人 马可·丹尼尔

  本次双年展的主题是“我们从未参与”,它来自乔瑟夫·博伊斯的“社会雕塑”理念。它阐述的是雕塑不再仅仅建立在个体的、独立的物体之上,还可以扩展到行为、思想、情感等等层面上。我们借用了这个理念,将它置于当代艺术语境中来观察会发生些什么。博伊斯的这个理念一方面源于“关系式艺术”和“参与式艺术”,另一方面则源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拉丁美洲艺术,继而在九十年代末期风靡一时。至少在全球相当多的城市很受欢迎。艺术家越来越倾向于让观众参与到艺术创作及项目中来,使得这个概念渐渐丧失了其最初的、最根本的涵义。随着时间的推进,“参与”也逐渐从一个晦涩的概念变成了一个普通而平凡的概念。

  借由本次展览,我们得以回顾这个概念在现今语境下的新涵义,来探讨现在的艺术家在从事怎样的艺术实践。我们看到许多不同的艺术家:有的会直接邀请公众来参与,有的则会采用其他不同的方式来进行“邀请”。有时很轻微,有时则很“刺激”。这里的“刺激”指的是有些艺术家会直接否定参与,甚至禁止公众参与。与此同时,我也曾考虑过用“参与和非参与”这个概念作为本届双年展题目的建议,公众是如何被邀请来参与,他们究竟是会直接参与还是会间接地参与?通过反思他们自己与作品之间的关系,通过公众与他人、与周围观众的关系(来参与)。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说,这表现的是一种“社会关系”,我们中的每一个都是这个社会里的成员。还有一个有趣的方面在于,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双年展,我们也着实感觉到“我们从未参与”。 我们想探索的是究竟什么才是“参与”和“非参与”。我希望在此次的双年展中大家能严肃地探讨这次这个“双重概念”,即“社会”和“雕塑”。我们既要探讨“社会关系”这个层面,也要强调作品的艺术品形态上、美学上和社会意义上这几方面整体的质素。我非常希望大家可以在我接下来的导赏里欣赏到我们部分的作品。

邱志杰、宋振的作品

  我们正坐在店口村的家具上,这是艺术家邱志杰、宋振的作品,是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总体艺术工作室和店口居民的作品。在这个项目中,艺术家进入村庄与当地居民一起工作,他们共同记录了村官为村民们作的承诺,以及村民们的所提出的难题,他们记录的方式是将所有的语言都用粉笔写在桌子上。因此,这种非常普通、经典的桌子的方形表面就成了一个书写板,当粉笔字写完了以后,村民们就讲文字篆刻下来,用篆刻或者墨水重描的方式是文字能持久呈现。作品的意涵在于给予村民一个永恒的发声,这种发声同时也给予了当地村官和政府。在作品中,村民们首次有机会记录他人的承诺和自己的想法,同时使用传统的技术将这些字印在纸上并带回家,将之是做店口社会背景、社会接受的群体宣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作品通过当地社群讨论着社会观系,因此它与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以社区基础的艺术有着很深的联系。

  然而在我们这一特殊的语境中,新的含义又产生了通过将这些家具带出当地的语境、带出店口村并放在双年展的主展厅中,催生了崭新的艺术语境。这里有着非常正式的安排,15张桌子和60把椅子组成的方阵,是一件具有正统美感的艺术作品,清晰地传递出了一种正式的社会干预。对于参观的观众来说作品所提出的问题针对的是他们自己与这件作品的关系,以及他们通过这件作品所产生的互动、所引发的人与社会的关系你认为自己与广泛社会、政治语境的关系是什么?你是如何地参与着这一语境?或许你希望更多地参与,或许你只想把它看做一种正式的作品排布无论如何,这件作品的暗示性非常强烈。这是一件非常有力量的、整齐的艺术作品,同时也是一场社会介入。

 

白双全、L十《天国会》

  这是香港艺术家白双全的作品,他和一个叫做L十的艺术家小组(即英文字母“L”和中文数字“十”)共同创作,这个艺术家小组组织了一个叫做“天国会”的协会。“天国会”邀请所有住在深圳高楼顶层角落单位的人来加入,所有条件相符的人会加入到这个协会中来,进行各种与高度相关的活动,因此整个协会是对“高即是好”这个迷思的探索。我们似乎觉得住在顶层就更靠近天堂、靠近上帝,感觉自己的位置非常独特,艺术家抓住了这种想法将它转换为一种有趣的活动,提供给生活在上述公寓的人们,这个协会的第一次活动就是来到这里一起把这个空间的天花板刷成蓝色。在整个展期中,蓝色的天花板和四面墙上的油漆痕迹,都会保留在这里,作为对“天国会”第一次活动的纪念。在展期中,“天国会”还会在深圳进行其它与高度相关的活动,艺术家也希望这个小团体能成为一个长期的俱乐部,即便在展览结束以后,还会继续发展下去。

李景湖《海风》

  李景湖是一位生活和工作在东莞的艺术家。为了本次双年展,他特别创作了这件新作品名叫《海风》,这是一个充满了不锈钢器具的场域。李景湖从废品市场搜集、购买这些二手餐具,然后亲手将它们都清洗干净,之后再把它们布置成现在这个空间,再将它们全部注满水。出于这个“海洋”的概念,艺术家想表达他对移民工人的敬意:这些工人从内地来到沿海城市(尤其是南部沿海)的这些工厂打拼。他们中的大部分从未见过大海。来到这里之后,他们希望可以向一种更好的生活迈进:赚钱,帮助自己以及帮助他们的家庭。然而,即使他们来到了沿海地区,他们仍然从未见过大海。所以,通过这些非常平凡的、家用的器具:包括洗具、炊具和储存用用具,将它们放置在这个展览空间之内,作为一种个体的、个人的“海洋”,艺术家希望由此引发大家对这些工人经济现状的关注:他们的状况和梦想也是中国“经济腾飞奇迹”和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部分。

  马克·拉菲亚 《作为发明的艺术4,公共关系》

  这件作品马克·拉菲亚 《作为发明的艺术4,公共关系》,是艺术家简单地创作了这三块颜色各异的黑板,并希望观众可以就艺术家分区提出的非常简单的问题,在这些黑板上作答。他的问题包括“乌托邦”,“如果你可以穿越吃空,你希望去哪里?”等等。任何人都会有他们自己的答案,都会经常思考相关的问题。我们既给观众提供了回答的可能性,同时也给观众准备了板擦,所以观众也可以(擦掉之前的痕迹)给自己腾出位置来写答案,或者“编辑”其他人写下的内容,以此来做一个回应。这样就在艺术家、艺术品和观众之间形成了一种或个体、或群体的直接关系。所以当不同的观众进到展厅来之后,他们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回应其他人的答案,添加自己的评论,改变理解问题的方式等等。另一个我们经常提到的问题就是,当黑板被写满之后会发生什么?我很确信在开幕当天它们一定会被写满,而这件作品的重点就在于,它很像一个网络社交媒介:比如微信、微博和西方的推特:人们在使用这些社交媒介的时候通常不会很投入,我们回复一条信息之后会立即得到一个评论,然而一两天之后它们就会完全被(其它信息)覆盖。所以,这件作品也可以说是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的线上社交媒介的实体版。人们会编辑、重写其它,最终我们就积累起越来越多的评论,而这个回应、添加的整个过程都会进行得很自然,使得对话持续下去。从根本上来说,艺术家长期致力于这个领域的创作,使虚拟的层面变得“有形化”、“手动化”。这也回应了我刚刚提到的“社会雕塑”的双重概念:这些社会关系在互联网的影像下变得越来越隐形的,而在这里却显得有形而真实,这也是这件作品有意义和有趣的地方。

  李鸿辉(Michel Lee)的作品《新加坡国家灵灰安置所》

  在我身后是新加坡艺术家李鸿辉(Michel Lee)的作品《新加坡国家灵灰安置所》,这件作品是以1:100的比例搭建的纸质模型。作品中,“国家级”建筑是指这些建筑的名称中不同形式地包含了国家或者建国者的名称,或者其官方名称中有“国家级”的字样。这些建筑中的大部分都是真正存在于新加坡,也有一些是从来未被建成的、虚构的建筑。每个建筑模型的背后都有一个短小的故事,被写在一张海报上,这也是很有趣的一种文献资料,反映出一个城市是如何通过建筑来确立自己的“身份”的。如果我们在此回顾一下本次双年展的主题“我们从未参与”,人与人之间,权力系统之间,并给予这些关系一种有形的表现形式。艺术家将建筑物转化成这些很有美感的、精致的白色纸质模型。通过这些象征新加坡作为一个国家的建筑中,这里的历史,在此人们的身份得以体现。当然,这件作品同样还体现了人们的想象,所以我们需要“想象”和“创造力”来发掘这些艺术创作的真谛。虽然这件作品只反映了新加坡这个特定区域的情况,但关于这些建筑的选定(在普遍意义上)却是很有趣的:它们的故事可能来自报刊杂志,官方文献,或者来自作家、艺术家们的想象。这些故事使得这些简单、用于规划的模型有了自己的生命,希望观众可以通过亲身参与来体会这件作品的生命力。(翻译:瞿畅、曾文琪)

(责任编辑:潘慧敏)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