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廖晓玲:让《目录》注入艺术的活力

2014-05-18 07:52:17 彭菲

服装设计师廖晓玲

  2008年,廖晓玲离开从事7年的建筑业,开始尝试更感性的服装设计,取名《目录》。次年,年轻的艺术家陆扬开始构想作品《青蛙水下芭蕾》,她等了两年的时间筹到资金,在日本福冈亚洲美术馆完成了她的驻地项目。今年4月,她们二人以David Bowie塑造的雌雄同体形象Ziggy Stardust为缪斯,共同创造了一场末日狂欢式的时装秀。经过近6年的沉淀,《目录》吸引着一群时髦独立的都市女性。廖晓玲对记者说,她的新计划,是将《目录》门店进驻上海陆家嘴商圈。 

  雅昌艺术网:本次《Dying Ziggy》系列是与艺术家陆杨合作的,为什么选择与她合作呢?

  廖晓玲:我认识陆扬很久了。我看过她不少作品,比如最近活跃的《字宫战士》、《青蛙水下芭蕾》等。刚开始我们就觉得彼此很match,都是很高科技feel的,但结果我们做了一组非常不高科技的系列。我很喜欢这种惊喜。

  本季,很多图像来自她的个展《Kimo Kawa Cancer Baby》,你可以看到“草莓心脏”、“爱心胶囊”、“子宫十字架”等元素都被妆点在服装、领口、饰品、甚至背包上。陆扬的作品常常以一种轻松的态度来阐释沉重的问题,这点与我不谋而合。整场秀就好像是ICP病房里的一场轻松的舞台剧。在面料的处理上,我们采用了质感丰富的丝网印刷、数码印花、刺绣等手法,采用施华洛世奇的仿水晶来体现CLITCH的错乱美感。

  雅昌艺术网:这一季的设计风格似乎有别于以往的《目录》。您的VIP有什么反馈吗?

  廖晓玲:以前《目录》的衣服是比较知识分子的、比较精英的,它的叙事主题也是比较大气宏观的,比如《宇宙漫步》;它的设计语言是直线条的,比较“大女人”,但我希望它不用局限在一个特定的设定中,它也可以很年轻,很前卫。因此,你能注意到这一季的色彩饱和度很强,大红和玫红、宝蓝和粉绿等,同时我们实验了大量的运动元素,运动袜与松糕鞋、模特背包上的“生”与“死”等,显得很轻松幽默。

  很有意思的是,有的客人看了这一季的秀,会和我说:把我的《目录》还给我!不过第二天,她们给我发微信说,这还是以前的《目录》。与其说设计发生了改变,不如说是我心态产生了变化。很多时候,设计师首先会把“我”看得很重,她会想“我”是谁,“我”要表达什么。但我现在觉得“我”正在慢慢消失,当我想要表达出新的理念,我会想着先把它做完。

《目录》2014秋冬系列

《目录》2014秋冬系列

  雅昌艺术网:您从事了7年建筑行业,在工作方式上,和其他设计师有何不同呢?

  廖晓玲:我肯定会比其他人理性很多。比如一块布料的作用,它是放在哪个位置,需要多大,这都是有逻辑关系的。但和建筑设计不一样的是,做服装时,我会有一种超越逻辑的直觉。 “直觉”的部分变得越来越重要。服装设计也是一门艺术,艺术是无法复制的,所有的作品来自于艺术家的个人经验与反馈。建筑不同,它几乎是建筑师内心的一个构想,他们需要把构想系统地、逻辑地呈现出来。我曾经去过不少由艺术家打造的空间,它的感染力和建筑师的作品不同。建筑师设计的空间,它的力度是“环绕式”的、整体的;但艺术家则不同,它的设计是“点状”的,但它能击到你最深刻的地方。

  雅昌艺术网:在您说的变化和惊喜之外,您也提到《目录》本身没有变化。

  廖晓玲:其实一个服装品牌经历了5、6年,它一定会有自己独特的服装语汇的,《目录》也不例外,目录也是一只容器。它里面会承载很多。我目前会挖掘《目录》更多的可能。其实我本人是比较“轻”的,每一次的设计都是一次尝试,既然“玩”起来,就应该“嗨”一点。

  雅昌艺术网:经过几年的沉淀,您对《目录》在经营模式和销售渠道上有哪些新的规划?

  廖晓玲:目前《目录》在几个城市里有店铺销售,未来我想要让它进驻陆家嘴,比如目前在建的上海中心。产品线上,我正在考虑让品牌多元化发展,可能会推出一个全新的collection。它会更轻松一些,适合那些心态年轻、活力的客人。这次与陆扬尝试合作,也是对定位新collection的一次试水。

《目录》2014秋冬系列

《目录》2014秋冬系列

(责任编辑:彭菲)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