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术衍生品市场:想抵达远山还要穿过荆棘

2014-05-21 12:11:51 郁华 辛追 洪波

  艺术衍生品市场:远山很美,想抵达还要穿过荆棘

  ——访北京如果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吴向峰

  尽管在公众看来,艺术衍生品市场潜力很大,但在北京如果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吴向峰看来,艺术衍生品目前并未受到公众的欢迎和追捧,有过消费经历的人非常少。

  “艺术衍生品市场现在是朵玫瑰,很漂亮,想摘的人也很多,但是还得小心刺。 ‘美’的部分是在于消费端的日渐旺盛,‘刺’的部分在于整个体系的断点太多。” 吴向峰说。

  在吴向峰看来,远山看上去很美,但想抵达还是要穿过荆棘,走上一段时间的。艺术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有类与此。

  《艺术品鉴》:据统计,中国艺术衍生品的总体市场空间目前在2000亿元。对艺术衍生品的市场潜力您怎么看?

  吴向峰:艺术衍生品的市场到底有多大,有各种说法,其实真实的容量很难统计。但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蓬勃中的,拥有巨大潜能的新市场。

  所谓“新”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观看:一个维度是艺术的维度,艺术衍生品生成的母体是艺术家或是艺术作品,衍生品的出现将形成艺术作品交易之外的另一个市场通道。长期来看,艺术衍生品市场既是对艺术原作市场的补充,也会在未来反向的影响艺术原作市场。

  另外一个维度是消费的维度,公众对综合体验性的产品需求是迫切而旺盛的,这给了文创产品一个巨大的机会,而作为文创产品类别之一的艺术衍生品也会迎来新生。谨慎而乐观的看,包含各种趣味的艺术衍生品可能会象宜家家居一样,以各种形态进入到公众的生活当中。

  《艺术品鉴》:尽管市场潜力很大,但现实看艺术衍生品也存在“叫好不叫座”的问题,您认为原因何在?

  吴向峰:客观的看,艺术衍生品目前并未受到公众的欢迎和追捧,有过消费经历的人非常少。大部分人现阶段对艺术衍生品的概念比较模糊,更缺少实际的购买行为。这种现状形成的原因是多元的。概念刚刚出现,缺少商业推动,研发制作缺位都是原因,但其中最为重要的还是在于艺术衍生品的遗传基因本身。电影的受众是大众,所以电影衍生品的开发和销售都变得简单而直接。而艺术的受众是小众甚至是个体,这就造成了艺术家或艺术作品很难象明星或电影作品一样被公众广泛的识别、接受甚至追捧。在这个长尾市场中,把一个个差异化的产品卖给一个个差异化的消费个体,是件很费劲的事。

  目前业内有两家公认的做的比较好的机构:台北故宫和尤伦斯艺术商店。台北故宫准确的说卖的不是艺术衍生品,而是文化旅游衍生品,因为它在公众心目中根本上是作为一个文化旅游景观出现的。

  尤伦斯是另外一个情况,798是个艺术地标,尤伦斯更是798这个地标中的地标。所以,来的人已经是被滤过的、有很强艺术偏好的人群了。当找到目标消费者后,尤伦斯借助了一些时尚设计类的服装、家居品等转接物简单的完成了观看艺术后的消费转换。这两家机构目前做的都是市场启蒙性的,而且都有其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所以我个人觉得,远山看上去很美,但想抵达还是要穿过荆棘,走上一段时间的。

  《艺术品鉴》:数据显示,艺术衍生品有2000亿元的市场空间,但目前仅开发了其中的10%。 您认为当前制约艺术衍生品市场发展的瓶颈在哪里?

  吴向峰:其实刚刚也谈到了一些艺术衍生品市场容量和发展的问题。这个市场现在是朵玫瑰,很漂亮,想摘的人也很多,但是还得小心刺。“美”的部分是在于消费端的日渐旺盛,“刺”的部分在于整个体系的断点太多,不补上就很难形成产业闭环。

  艺术作品已经在艺术家手上完成了,这件事已经干了几千年,艺术品交易也干了几十年。但艺术作品的产品化,也就是衍生品化,和接下来的产品的商品化,商品的消费品化都才刚刚开始。这就需要围绕消费需求的整个产业配套。这个过程需要众多的、扮演不同角色的参与者,艺术家,设计师,创意企业,加工企业,商业企业,和媒体,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艺术衍生品市场的成长和繁荣。所以,我们“如果艺术”也特别乐见在这个过程中有更多的合作者和同行者出现,大家一起合纵连横,把这样一项文艺事业推动下去。

  《艺术品鉴》:刚才您提到了“如果艺术”,“如果艺术”在艺术衍生品市场进行了怎样的探索和努力?

  吴向峰:在艺术市场中,“如果艺术”是个新人。艺术市场存在了很多年了,这里面有各种角色和力量,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立足于差异化发展。这种差异化定位给企业赢得了发展的空间和口碑,也让我们迅速的和国内上百位艺术家和艺术机构建立起了合作关系和良好的互动。

  目前的“如果艺术”主要致力于两方面的工作。一个方面是为艺术家和艺术机构做好服务,让艺术家更安心的创作,让艺术机构更安心的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易。具体的说就是我们打造了涵盖艺术扫描、艺术复制、作品装裱、作品装框、画册设计、画册印刷这样的一体化服务体系,降低了艺术家和艺术机构的大量无谓的精力消耗和时间消耗。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组建了一个衍生品设计和开发的精英团队,团队的成员都来自国内最好的设计公司,具有很强的产品转换能力。所以我们也致力帮助艺术家和艺术机构开发更多高品质的艺术衍生品,在推广艺术家的同时满足公众的艺术衍生品需求。

  在未来,我们非常期待看到,“如果艺术”能够成为连通艺术和公众之间的桥梁,创造艺术在生活中的各种可能,真正让“如果艺术”成为“艺术”在生活中的“如果”。

  《艺术品鉴》:现在一些金融机构开始关注艺术衍生品市场,对于金融资本进入艺术衍生品市场,您怎么看?

  吴向峰:金融资本进入这个市场无疑是好事情。现在关注艺术衍生品市场的人越来越多,进入这个市场的跨界人才也越来越多,资本的介入将推动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原来的艺术市场的核心模式是依托于原作买卖,未来的衍生品市场的繁荣可能会构建出新的一极。类似“如果”这样的企业们正在努力的推动这一趋势的发生,在这个过程中,很需要资本的目光和行动。我们很期待在未来的5-10年中出现一种多赢的局面:消费者享受到了更多元、更丰富的生活体验,文创机构实现了人文价值和商业价值,艺术家获得了更广泛的关注也影响了更多的人,而金融资本也获得了有别于投资其他领域的更丰厚的回报。

  《艺术品鉴》:您对艺术衍生品市场的未来发展有哪些建议?

  吴向峰:个人觉得对艺术版权和产品版权的尊重和保护是大家应当共同认同和遵守的。如果这个基础性工作做不好,产品研发企业的商业价值很难体现,市场中也将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情,衍生品市场可能尚未成熟就乱掉了。

  另外,艺术作品的设计感和功能化实现也很关键。不同于原作,衍生品的实用性可能会更强,这也要求产品本身既要具有美学特征也要有一定的功能属性。公众对艺术衍生品的认知是通过物化的产品完成的,所以就这点而言,产品的品质、美感和功能将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认知判断。

  还有一点就是要注重对国外成熟经验的学习。国外艺术衍生品的发展,无论是从时间上、规模上,还是影响力上都远远超过国内,他山之石也可以攻玉,要多向国外成熟经验的学习。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万舒)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