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跨媒介融合的摄影艺术(上)

2014-05-21 14:21:03 江融

  美国著名艺术评论家罗莎琳德·克劳斯(Rosalind Krauss),曾在1999年美国《批评探究》(Critical Inquiry)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题为《再造媒介》(Reinventing Medium)的文章,提出“后媒介状况(post-medium condition)”的概念,即当代艺术更多地采用混合媒介,摆脱了现代艺术原有的传统媒介分类(如油画和雕塑等媒介),进入到“后媒介状况”。

  她于2006年在美国另一份学术刊物《十月》(October)上撰文进一步分析指出:后媒介状况往往是在一项技术“因其自身的过时而衰退”之后出现,而且“新技术的各种不同层面的机制”能为艺术家提供“技术支助”来取代传统的艺术媒介,同时,艺术家也会利用过时的技术进行实验,“以利用其表达手段的能力”,并“发现其救赎的可能性”。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艺术家尝试将不同媒介手段相互融合,作品的形式也随之变得丰富起来。

  詹姆斯·韦林(James Welling,1951~)是1980年代美国“图像一代”(The Pictures Generation)的重要成员,但与其他人“挪用”现成照片进行创作的方式不同,韦林主要是通过将观念艺术与现代摄影理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创作。他一直在探讨摄影媒介本身诸如材料、光与影、色彩的光谱等基本元素。早期作品是用大画幅相机拍摄锡箔纸和法兰绒等日常材料,但照片的效果能产生如海洋、山脉、瀑布等意象的作品。后来,韦林尝试利用各种不同的彩色滤色镜在暗房中制作出如同抽象表现主义画作的作品。

跨媒介融合的摄影艺术

  詹姆斯·韦林作品《玻璃房》,2006-2009年

  上面这幅是韦林的最新作品《玻璃房》,是用数码相机加上棱镜和色镜拍摄美国著名建筑家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1906~2005)的“大玻璃房”故居,最终的照片是汇集色彩、光晕、线条、建筑、雕塑及摄影的作品。

跨媒介融合的摄影艺术

  马可·布鲁尔作品《无题》,2012年

  德国年轻艺术家马可·布鲁尔(Marco Breuer,1966~),不使用相机进行创作而是根据预先想好的方式,用不同工具直接对相纸的药膜进行处理,包括烧烫、刮擦、切割、磨砂和钻孔等,以便制造出不同线条、图案和抽象的效果。

跨媒介融合的摄影艺术

  马修·勃兰特作品《格雷斯湖,第7号》,2013年

  马修·勃兰特(Matthew Brandt,1982~)是另一位对照片表面进行处理的年轻艺术家,他从2008年开始的《湖泊》系列作品,先用大画幅相机拍摄优美的湖泊风景照片,放大成巨幅照片后用所拍摄的湖泊水浸泡数日甚至数周,同时观察照片表面出现的颜色变化,直到艺术家所要达到的效果为止。这种处理方法造成相纸的纸基退化而出现各种不同的颜色和斑块,形成特殊的效果。对于勃兰特来说,这种退化象征着因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而造成湖泊环境的退化,因此,他的作品不仅能够审美,而且还能提醒公众关注环保问题。

(责任编辑:佟雯)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