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轶:雅昌正在转向艺术品导购
2014-05-22 19:29:51 未知
朱文轶2012年加入雅昌集团出任雅昌艺术网总经理之后,可以说这家行业内媒体龙头动作最频繁的两年。网站的头条开始变得更新频繁,稿件大多老长老长,而且多角度;一直被认为是雅昌优势所在的数据库也经历了“高大上”的升级,并在去年启动了“艺术品鉴证备案”。而若最近登录雅昌艺术网,大首页右侧新增了浮动的“找艺术家、找艺术品……”索引,并且悄然更换了视觉VI……朱文轶没有绕弯子,坦率说道:“雅昌正在转向艺术品导购。”
雅昌艺术网总经理 朱文轶
媒体的商业模式必须经历转变
记者:你到雅昌之后,整个网站的定位经历了什么样的调整?
朱:这可能与媒体的话题无关,而是跟整个艺术网的商业模式有关。雅昌艺术网的商业模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核心的造血都来源于制造业,也就是雅昌的印刷。可是这个网站作为一个体现话语权的媒体平台,偶然或者必然地聚集起大量用户时,它实际上具备了造血功能。
现在而言,媒体的商业模式是存在问题的,它已经从一个广告投放的主要战场慢慢变成了一个辅助战场,那么,这种模式就一定需要被改造、被自我革命。对大众媒体是这样,对专业媒体来说,更加应该是这样。
专业媒体的用户不是撒面的,而是精准的、细分的、聚焦的,每一个细分领域的人群可能不多,但是相当精准。艺术媒体发展到现在,也同时经历着旧的媒体时代到新的媒体时代,如果还用过去的思维的话,它的可能空间是非常有限的,造血功能会骤降,可能还没有到养活自己的时候,它的造血功能就被阉割了,所以必须要变化。对我来说,我就是要为这个平台找到它核心价值和核心用户所在,考虑用什么核心价值去满足什么样的核心用户,为这个平台谋求变化。
主张做“慢新闻”
记者:我发现,线上你们加强了长篇报道的操作,另外数据库进行了升级;线下的推广活动也很频繁,更加注重对艺术家的服务。
朱:第一年主要还是加强媒体影响力。雅昌虽然在行业内积累多年,但在专业领域媒体影响力是很弱的,我来之前头条是一周更新两次,头条也都是转载的内容。这样没法做媒体,既然是媒体,就得有媒体的态度和价值观,所以我主要从媒体的角度尝试去把一个旧的媒体网站的影响力唤醒。这包括两件基本的事情:第一是将内容的气质形成。我提出了一个“慢新闻”的概念,就是要把新闻做出质量。头条是我们的重点,但头条要像是杂志的封面一样,一定是聚焦度足够高,是这个行业内值得关注的话题和事情。另外,将头条结构化,进行拆分,形成对一个事件对个方面的观察和解释。第二是建立起一个有态度、有观点、有采访能力、突破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报道团队。我认为这个团队是媒体核心的东西。
记者:这种“慢新闻”的操作方式感觉很类似于平面媒体的做法,会不会不适用于网络传播?
朱:媒体发展到现在,它并不是一种产品,而是方法论。当所有人都拥有发声的管道之后,媒体的物质属性越来越趋弱了,但是新闻的方法论是存在的,很多的自媒体也叫媒体,而不是说门户就叫网络媒体。对我们这个专业领域的人来说,既然信息不是高度密集的,资讯永远不是一个必需品,那么,如何增加用户黏性?我希望通过持续性地对这个事件进行分析来让用户关注。他会发现雅昌艺术网一整个星期都在讨论一件事,至于这个事情是否是这个行业中间最值得关注的事情,这就取决于这个媒体的能力。
记者:作为总经理,你对这个团队的评价标准是怎样的?
朱:我们会量化管理这些内容。包括一篇文章、一个报道的点击率、浏览深度、浏览时间,这些我们后台都会有数据显示,然后每周都会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头条的点击量我现在不怎么去看,但是选题会的工作方式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AAC艺术中国”如今已经是雅昌艺术网的一项品牌活动
交易是艺术行业最核心的需求
记者:为什么频繁地做一些线下活动?
朱:所谓媒体影响力,其实就是怎样让大家都能感觉到由雅昌艺术网制造的空气,那么,除了在网上进行内容发布,还需要去制造事件、制造热点,我们一直是线上、线下联动的状态。如果是纯媒体的商业模式的话,我们的广告其实已经出现瓶颈了,最多的广告来自拍卖公司,但拍卖公司消费的也只是我们首页的广告,而首页的位置是有限的,这就面临着和传统媒体一样的问题。客户增长的空间是有限的,发挥媒体影响力只是满足了一个需求——推广,而推广实际上也是为了达成交易。
毫无疑问,交易是这个行业最核心的需求。过去这个行业生存得最好的一定是把交易需求服务得最好、满足得最好的。所以我们也在尝试转向电商。但是它跟普通电商不一样,艺术品这个行业信息不对称非常强,买家在找卖家、卖家在找买家,找到之后,又被真假问题和估值问题挡回去了,真假不好判别,价格谈不拢。普通商品在网上交易不存在这种情况,因为成本在那,价格在那,谈判空间很小,容易达成交易。艺术品就像是一个楼房,朝阳和朝西、朝南北的价格差异很大,再回到雅昌艺术网,如果媒体不是最核心的需求,找艺术品其实是一个核心需求。第一,雅昌有这么多数据,大部分上拍的人都会来看,这里是一个最大的网上预览平台;第二个,我们早年无心插柳,去开花结果的论坛、社区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平台,虽然我们没有具体去做,但实际上雅昌论坛聚拢了很多在上面做交易的人,每年私下交易额非常大。
记者:从雅昌艺术网右侧搜索导览来看,你们更像是在做一个艺术品导购平台?
朱:是导购。导购和电商没有严格的区别。第一,我们不直接去销售艺术品,我们是邀请艺术品的经营者在我们这里做生意,我们只搭建平台。第二,在这个平台上销售的产品是非标准化的,单件金额可能很高。如果非要找参照物,可能类似于汽车网站,汽车网站就是做了5、6年导购之后才进入到电商,所以我们未来什么时候真正去做电商,要看整个行业的环境和各种标准化的成熟度,再去做。
我并不看好现在所有直接艺术品电商的这种商业模式。因为汽车虽然单价高,但至少还是标准化的,而艺术品却没有标准化可言,所以一定是有线下的体验和沟通,都没有办法直接通过网络来解决。所以,目前我们只能通过网络把用户推荐给线下的卖家,我们的400电话现在基本上每天都有5、6通比较有效的、询问网上艺术品的电话。
我觉得现在的商业模式真的是趋于模糊化,没有一个标准,媒体是一个商业模式,也不是一个商业模式了。电商也是同样的,未来也许是所有的交易都在互联网上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去完成,但各种形态的差异性会非常大。大的方向一定是互联网,现阶段我们就是要通过打造大量基础设施来推动整个艺术品交易网互联网发展,包括让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交易的卖家有更好的产品的基础和体验;有很好的精准搜索的体验;然后有关于诚信体系的建设,很好地解决真假问题和估值问题。
记者:所以你们也在不断推动艺术品鉴证备案。
朱:对。等这些成熟之后,答案应该会越来越清楚。当然媒体依然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交易需要专业的分析、专业的推荐和公正的引导,也因为此,我们不介入交易,这样才能保证我们这个平台的媒体身份是公立的,那么,作为交易平台的身份也是公立的,一定是一个艺术品服务平台。
(责任编辑:杨晓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