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大黄鸭赴渝:内陆拥抱世界

2014-05-23 09:05:00 吴汉钧

  由荷兰艺术家霍夫曼设计、闻名遐迩的大黄鸭正式在渝亮相。5月17日当天,共有5.8万人次前往重庆园博园。对此,新加坡《联合早报》21日发表文章称,开放是一种文化,与处内陆或沿海没有什么直接关系;重庆如今“政通人和”,加上重庆近年积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重庆作为大黄鸭展出的第四站,也可说是重庆拥抱世界的表征。

  文章摘编如下:

  重庆人期待已久的大黄鸭终于在上周六(17日)来到重庆展出。

  重庆万科集团与荷兰艺术家霍夫曼此次终于合作成功,把相当于六层楼高的大黄鸭摆在重庆园博园龙景湖。由于展出时间只有短短一周,大黄鸭在过去几天为园博园吸引了不少游人。

  19日上午,从重庆轻轨站到园博园的东入口是络绎不绝的人流。在龙景湖湖边,有不少特地去和大黄鸭“约会”的重庆人。许多重庆妹子摆好架势,和大黄鸭“亲吻”、“拥抱”,或“抬”它一下,或“捏”它一下。

  这是大黄鸭继香港、北京、台湾之后,在大中华地区展出的第四站。大黄鸭原本要在去年8月在重庆展出,地点选在长江,却因为担心长江汛期洪水会冲毁大黄鸭而取消。

  去年在香港展出后,重庆一心以为会成为大黄鸭在中国大陆展出的第一站,孰料临时取消,大黄鸭先后去了北京、高雄、桃园和基隆,现在才来到重庆。重庆如今“政通人和”,加上重庆近年积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重庆作为大黄鸭展出城市,也可说是重庆拥抱世界的表征。

  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开放政策,带来今天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繁华;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的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除了要维护东部开放的果实,还要扩大内陆开放,形成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

  中央政府要求重庆建成内陆开放高地,重庆自然不能放过这个百年一遇的机会。重庆市长黄奇帆总是在各种场合推动重庆开放,在最近的第17届中国(重庆)国际投资暨全球采购会(简称渝洽会)上,黄奇帆就在“中国内陆开放国际合作论坛”上阐述了他的“大通道、大通关、大平台”战略。

  黄奇帆认为,开放是一种制度,是一种文化,一个地方地处内陆或沿海地区,与它开放与否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他引用的其中一个论据是,欧洲的内陆国家就不见得比沿海国家封闭。

  诚然,瑞士、奥地利等是经济发达的内陆国家,瑞士甚至不是欧盟国家,但它的制度开放不输给欧盟国家。欧洲国家开放的最大特点,是国与国之间几乎已没有了国界之分,人员物流高度流通,这为欧洲经济一体化和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动力。

  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目前还是存在一定壁垒,例如一个内陆省份的海关检验过的出口货物,到了沿海港口可能还要面对另一轮检验。黄奇帆认为,内陆开放最大的问题就是内陆海关形同虚设,所以他的“大通关”战略是中国海关必须一体化运作,避免进出口货物重复关检。

(责任编辑:周梦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