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丹凤带着“赝品椅” 参展上海设计双周展
2014-06-04 13:46:12 未知
capitalism crashing 2014
生于1980 年,年轻中国设计师杨丹凤将中国传统手工艺与西方现代的材料和理念相结合,创造出了生动有趣的作品。
尽管她没有受过专业的设计教育,但她已经与国际上知名的设计师马丁. 塞克利,安德烈. 迪布勒伊,约根.贝,马蒂亚. 卜娜缇,马腾.巴斯有过密切的合作,同时还不断向熟练的手工艺人学习,锻炼了她对设计的领悟能力。
杨丹凤的作品已经被加拿大蒙特利尔博物馆美术,克雷格.罗宾斯(迈阿密设计展的拥有者之一)和比利.韦斯曼(Fredrick R. Weisman 艺术基金会)等收藏。
Fake one 2009
Fake chair (Small) 2009
她的标志性的“赝品椅” 融合了中国和西方洛可可风格,是混合假名牌手袋以包裹软垫的戏剧性的椅子。这套富有创造力的作品给人以跨文化的视觉冲击与刺激,将模仿和假冒转化成了一种独创力,反映出了对当今全球消费文化的抨击。
杨丹凤的白瓷麒麟系列探讨了中国传统手工艺与中国家庭哲学,名为“女孩子气“,”白日梦“和“眼镜“。瓷器作品”女孩子气“结合了四种不同的花-梅兰竹菊。在中国的传统意象中,这组花被称为四君子。每一种花代表中国人一种特别的品质;竹的直立表现诚实与谦逊,兰花是优雅和礼仪的象征,菊花代表道德操守,梅花体现了韧性,坚强的性格和坚定的理想。
杨丹凤在她的作品“温柔的包装我”系列中探索了关于包装的过程中人们对于包装盒和里面物品的不同的态度。大多数时候我们只关心包装里的内容而不是盒子本身。可是正是包装盒保护了我们关心的物品却得不到相应的爱护,从而引申出社会中的现象, 比如我们喜欢城市的清洁, 但是清洁工等相关人员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等等。这里, 一个被胶带捆绑的包装盒被手工艺人用丝线手工绣花重制,给一个平常的物件注入了关心与爱护。
Devil or Angel 2014
“魔鬼还是天使”是一个墙上的瓷器装置作品,婴儿本身是纯洁可爱的化身,装置中用了很多恐怖残疾的陶瓷娃娃引起大家的疑问和关注,他们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当自私的人类为了资源,利益, 政治发动战争,造成污染的时候, 想想我们的未来我们的孩子以后会怎么样?因此我们必须要正视我们的行为, 为了未来请选择做孩子们的天使而不是恶魔。 “魔鬼还是天使“ 虽然它可以当作置物架使用,但这件作品不一定具有功能性,相对于功能性,杨丹凤更注重她的作品中的叙事性。
杨丹凤的创作过程展现了她在上海与国外跨文化生活的领悟和体验。她将物件与材料以幽默的方式出人意料的相结合,作品常常给人俏皮幽默的印象。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