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燃烧之后——区凯琳的艺术

2014-06-05 16:13:34 廖薇

  

  看区凯琳的画中内敛的色彩和构图,你或许很容易想起艾格尼丝·马丁(Agnes Martin)。但是,看着她一直以来的发展,我会愈来愈认为对她来说画和绘画性远远不是一切,而是时间消逝的副产品或珍藏记忆和遗憾的“object ai”。这样的话,她或许会让你想起那些伟大的女性作家, 比如杜拉斯(MargueriteDuras)─一个经历过一场(或好几场)感情磨难的女子,不得不通过反复诉说她的悲剧以安抚自己,却始终没有失去她的调皮和天真烂漫;她描述的回忆总是那么的细腻,多姿多彩,好像这过去仍活脱脱在她面前上演着;尽管她的作品很精巧、漂亮,但给人的感觉是她的艺术中的一切美都不是来自什么苦心经营,而是那令她不能自拔的情感燃烧后留下的痕迹。

  区凯琳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拥有艺术和哲学两个硕士学位,又曾在法国勒芒美术学院学习过。香港有一群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出色艺术家,有点新浪潮的味道,区凯琳是其中一员。她在香港成长,她的温和斯文的品性、记忆的对象和感知空间的方式都来源于这个城市的生活。内心感受与情感几乎是区凯琳的美学经验的全部来源,她借以艺术实践,即她那些极尽繁复费时的手工劳作去记录、度过、克服种种感受,并通过这个过程认识自我,建立自我身份。她的作品都在物化她的隐秘的快乐、汹涌的痛苦、爱和悲伤,然而,作品从形式上呈现出来的却每每是宁静、内敛和克制。在关于区凯琳的艺术的讨论中,不免提到她的作品如何来自“个体经验”,如何具有“自传式”或“日记体”风格,但她作品真正令人动容的或许恰恰是她保持缄默之处,是那始终没有陈述出来、不被看见的部分。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周梦平)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