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中国实验性当代艺术的“冷支持”

2014-06-08 23:12:48 周雪松

  然而在艺术行业发展尚处于起步期的中国,对于年轻艺术家的非盈利性支持就显得比艺术市场的发展迟缓了很多。相比西方的政府、基金会、私人赞助对于年轻艺术家的全方位支持,国内可以获得艺术基金会支持的大多是作品已经有市场流通机会的成熟艺术家。

  在经历了2008年的经济危机之后,一些艺术空间及私人藏家的非盈利性支持呈削减之势。以往含蓄地称自己是“艺术空间”“艺术中心”的画廊,开始大大方方地表明自己商业画廊的态度,一些面对国内外艺术家的驻留项目等也由于机构运转经费不足等原因逐步减少了。极少数可以一直坚持进行非盈利项目的机构,也常常是捉襟见肘。

  相比容易在市场上流通的架上艺术来说,最需要支持的实验性艺术往往是最难生存的。他们不仅和架上艺术家一样需要生存,还需要各种材料费、人工费作为创作的成本。愿意帮助年轻艺术家推出实验项目展览的机构,好一点的可以为艺术家提供作品的“材料费”,但对于艺术家辛苦创作的所应当支付的“艺术家费”(Artist Fee)这笔在国际艺术展览项目中不可或缺的费用,却通常在中国的展览项目中被忽视。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善心强加于人,因为项目是非盈利的项目,所以要求艺术家也要免费做这件事。其实对于艺术家的创作所提供的费用,体现的是项目方对艺术家的尊重。”策展人李振华对国内的这种状况是持反对态度的。但对于大多数年轻艺术家来说,为了得到好的展览机会,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只能选择屈就。

  青年艺术家厉槟源最近被某媒体记者在微信里邀请,就艺术家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关系进行采访的时候,他以太忙以及自己没想明白为由推托了采访。随后这位犀利的艺术家将这段对话发到了微信朋友圈里,颇有深意地附上了一句:“我是饿着肚子回复你的,希望回答了你的问题。”

  对于一些先锋性的年轻艺术家来说,收获物质成果也许是在未来非常遥远的事,在收获之前能否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以维系他们的生活和创作,是决定中国未来能否留下好的当代艺术的重要一环。

(责任编辑:周雪松)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