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需要更多公共艺术空间
2014-06-09 08:53:09 梁毅
对于很多球迷来说,今年的这个6月无疑值得期待,本届世界杯就要在桑巴之国开球了。时隔64年,巴西又一次实现了“巴西梦”,这让很多本地球迷欢呼不已。在巴西并非所有的人都为世界杯激动和欢呼,他们为政府花费数百万美元举办一个仅8周的奢侈活动而感到愤怒。敏感的艺术家由此展开了创作。艺术家保罗·美和在圣保罗一所学校里创作了一幅壁画,画面是一个饥饿的巴西男孩手持刀叉想吃东西,但盘子里却只有一只可笑的足球。除了这幅作品,还有很多直面社会问题、表达抗议的街头艺术。
这些街头艺术想来存留的时间不会太久,但对创作者来说最重要的,作品能够完成并被展示和传播。这些以现实为观照对象的作品,更直观,也更锐利地完成了艺术面对现实的思考和表达。从这些并不能为艺术家兑换现实利益的画作里,我们看到了艺术家正视历史的精神诉求,也看到了他们直面现实的人文关怀,更让我们看到了艺术所能开拓的话语空间和行为本身所折射出的价值观。
日前,位于乌镇东栅景区的木心故居纪念馆正式开馆,该故居分为生平馆、绘画馆、文学馆。“绘画馆”展示水粉、水彩、石版画及书法近30件,是木心先生画作在中国大陆的首次展示。由于该馆面积有限,仅能展示其作品总量的很小一部分。
一个优秀艺术家的作品不能被人们完全了解,很多时候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展示空间。个人纪念馆或艺术馆的设立,对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完整呈现,是较好的一种形式,但前提是这个艺术家的作品具备展示和保存的价值。某种意义上说,个人纪念馆或艺术馆的设立,对被设立者来说,是有盖棺论定的意味的。
近年来国内个人艺术馆越来越多,很多艺术家的艺术水准并未经过历史的检验,而其作品却堂而皇之地挂到个人为名的艺术馆中。有媒体报道,有的在世艺术家甚而拥有七八个这样的艺术馆,而这些艺术馆很多并不对外展示作品,而是以便于交易为目的。以艺术为名,行商业之实,是对艺术的亵渎,亦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本周,国内首家机场博物馆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正式开馆,首展“东风西渐——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欧洲瓷器展”同时拉开帷幕。此举在国内可谓开风气之先,而在国际上并不新鲜。创建于1980年的旧金山国际机场博物馆,是第一个位于国际机场的文化机构。后来者有韩国首尔仁川机场博物馆、赫尔辛基机场芬兰航空博物馆等机构。
如今,不管是街头艺术、个人艺术馆还是大型文化机构,艺术作品和观众的确是越来越近了。作为艺术家来说,因此有了更多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和场所,而对于观众而言,则意味着有了更多的公共艺术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让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被展示、欣赏和传播,是公众所期待的,同时也需要相关机构认真把关,展出佳作,在网络时代,雷人作品在公共场合肆意出现,是必将遭到吐槽的。
(责任编辑:吕雪松)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