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宋永进:从毕业展上的4尊雕塑谈起

2014-06-09 10:16:31 宋永进

  近日,全国各大美术院校一年一度的毕业创作展火热登场了。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展览大厅里,许多观众的目光聚焦在一位毕业生的4尊雕塑作品上。

  该毕业生依据不久前遭微信疯传的4幅很“烂”的石膏像素描,创作了4尊带有某种调侃色彩的变形雕塑,对象分别是美术圈所熟悉的石膏像小卫、阿格里巴、海盗和伏尔泰。这组雕塑不仅在造型和展示方式上十分吸引眼球,在内容和构思上也颇有些发人深省,因此一出场就遭到大量观众的围观、拍照、评说和微信转发,甚至被微友誉为“神作”。这组雕塑不仅在普通观众中广为流传,也受到许多美术圈内人士的关注。

  首先,该作品所选的主题既平常又十分“经典”。4尊“著名”的石膏像,几乎是所有美术人起步时绕不过去的必画内容,也是进入高等美术院校必备的敲门砖。其次,作品出其不意的构思和表达颠覆了人们对审美的传统理解。作为创作蓝本的4幅蹩脚素描,几乎完全不具备规范的美术基础,比例、造型、结构、体积、空间、质感等问题根本无从谈起,更不用说神态的刻画、虚实主次的艺术处理等等“学术性”的内容了。然而,这些在高考竞争中必遭淘汰出局的作品,恰恰保留着那些按统一标准规范化训练的学生所缺失的可贵的率真。作者并没有按照常规性创作手段去表现传统式的审美,却借对这种无意识的传统审美缺失的调侃,去表达一种有意识的审美“出格”,从而把观众的思绪引向深层的思考。然后,作品布展的形式也很别致。雕塑作品与作为素材的素描对应展出,观众可以非常直观地获得视觉感受,进而思考作品背后的创作意图。比起一些循规蹈矩、毫无创意的毕业创作,4尊雕塑无疑很独特,比起一些空有五花八门的外在形式而实质上不过是一种粗糙仿制或东拼西凑的作品,这种简朴的形式和率性的表达,又显得更纯粹、更鲜活、更有说服力,也更具视觉魅力。

  4尊雕塑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美术高考评分规则和美术院校基础教学的反思。严谨规范的传统造型和色彩基础训练,固然有其重要性和和必要性,形式美的学习和体验自然也是美术创作的必备基础,但自由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及个体率性的保护和艺术个性的培育同样应该是专业美术教育的重要基础内容。现行的高等美术院校的教学仍然以传统美术基础、专业技法和形式语言等技术层面的内容为主导,从考前班到大学本科,其训练从石膏几何、石膏头像、石膏胸像,到静物、风景,再到真人头像、半身肖像、全身像、人体、人体组合等等,一概都要求比例准确、结构严谨、色彩雅致、构图稳妥等等,然后是形式美的训练,运用点线面的形式法则对各个时期大师的经典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一路过来,学生已经逐步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格式和按部就班的创作方式,其自由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早已被遏制。许多毕业生已经习惯于依据网络图像或摄影图片进行创作,或者挪用大师的绘画风格和套路,或者把优秀作品做一些拆卸和重组,进行视觉图式的转换和拼凑等等。这些看似基础扎实,法理规范,形式多样的作品,实质上都不过是从同一些模子里钻出来的变种。4尊雕塑以调侃的表达方式触及了专业美术教育的关键问题,触动了问题的核心。一些有着类似学习经历的专业观众,站在作品面前,被束缚的艺术思维和想象力,被压制的多样性审美需求,顿时都获得松解。

  这件毕业作品尽管在雕塑语言上尚有些稚嫩,在艺术表现上仍有些不够到位,但其背后所折射出的道理,值得美术教育界的深思。

 

(责任编辑:董晓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