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014毕业季文物鉴定专业的死胡同

2014-06-13 11:17:14 未知

  “在艺术市场混了两年多,发现这个专业好像不是很对路,周边的大多都是学艺术史的。”这是小雅(化名)硕士毕业两年后的感慨。小雅先后在嘉德、歌德等拍卖行工作过,如今服务于一家艺术公司,她本科是学法律专业的,因为对艺术市场感兴趣驱使她在攻读硕士时选择了艺术品鉴赏专业。然而当她真正进入艺术市场之后,才发现身边几乎没有同专业的。颇有投错专业干错行的感慨。

  文物鉴定专业——艺术市场大潮下的产物

  相比很多传统学科,“文物鉴定/鉴赏”是一门2000年之后才新兴起的专业。《中国教育报》在2002年有过这样一则报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从事文物收藏的人数多达5000万人,全国大大小小的收藏品交易市场已达数百家。许多城市已经拥有颇具规模的古玩城,民间收藏组织相继建立,现全国具有法人资格的一级收藏协会就达数十家,几乎遍及各省。一些收藏家还办起了博物馆、收藏馆……目前的文物鉴定人才状况,经验丰富、水平较高的专家大多年事已高,而年轻的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还跟不上来。文物鉴定是一门内涵丰富的综合性学科,而目前经过这方面严格训练的人才极少。”简而言之: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文物鉴定专业”人才需求存在较大缺口,而人才奇缺在一朝一夕难以解决。

  首师大教授文物鉴定专业的钱老师告诉记者:“我们04年开始招第一届学生,为什么选择方向是文物鉴定与保护?应该是当时我们这儿的专业负责人看到北京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也很多,博物馆机构也很多,另外当时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拍卖市场刚刚兴起,从人才需求角度来讲——文物鉴定方面的人才也比较稀缺。 所以对整个就业行情进行了一个预判,从而选择了这个专业方向:文物鉴定与保护。”与首都师范大学如出一辙,同样循着对当时整个就业行情的预判,非常多的高等院校,包括北大、西北大学、中国防卫科学院等都纷纷在02-05年间开设了这门学科。

  众所周知,02非典之后,艺术市场掀起了一轮热潮。这也让“文物鉴定”被许多向往艺术市场的考生所青睐。如果把02年作为一个起始年,掐指一算,十多年过来,也应该有多届众多的“文物鉴定”专业人才充实进诸如拍卖行、文物公司、艺术网站以及文博机构。然而实际情况跟早先预判显然是有差距的。记者了解到,该专业的学生多因就业并不顺利等原因至少有三分之二选择在国内继续读研,亦有选择出国深造者,只有一小部分人在本科毕业后择业工作,而就业方向未必都能顺利地沿着专业指引的方向。记者同时还发现,当年驱使众多高校开设这门课程,以及不少学生接受诱导选择这个学科都处于一个不清晰的状况下。另一位首师大的毕业生小李(化名)告诉记者:“对于我来说选择这个专业之前是看到中国拍卖市场比较好的前景,所以也挺动心的就选择这个专业了,但是还是要看学校这方面的宣传程度。当时我们考学校的时候说的方向是文物鉴定与保护,其实最后培养的方向改成了考古方向,也是被学校误导了,所以才选择了这个专业。”在记者的调查中发现,“文物鉴定”、“文物考古”、“博物馆学”等学科难以让人辩清“张三与李四”,而选择上述学科的学生,之前对专业方向缺乏了解,仅凭对艺术市场的一腔热情,还有一部分人是在第一志愿落榜而调配进了他并不熟知的领域。

  从“文物鉴定”专业试水到运行多年后,高等院校也根据市场接纳、自身师资等情况,或直接取消或改其他方向:如中国防卫科学院直接取消了该专业;而首师大将文物鉴定改为了考古学方向。那么这个看似前景光明、供不应求,的“文物鉴定”专业到底问题出在了哪儿?

  所“学”难以致“用”

  诚然,文物鉴定方面的人才稀缺是不争的事实。那么何以“文物鉴定“专业的毕业生“销路”却不是那么顺畅呢?访问了几所大学相关专业的学生与老师。我们经过比较发现,几所大学的课程设置基本是雷同的:考古学,包括断代考古;有的大学设有博物馆学、文物修复;鉴定类的课程,设有中国古代青铜器鉴定、玉器鉴定、陶瓷鉴定、书画鉴赏等。

  其实专业课程设置雷同无可厚非,既然都属于基础知识课程,显然都必须在掌握之列。但学生四年念下来,最大的收益就是对中国各朝代的历史以及相对应时代的文物能有大概了解,而当被记者问及是否具备鉴定能力时,被问到的学生都显得没有信心。首师大的周同学告诉记者 :“虽然专业叫文物鉴定,但其实更偏向于考古方向,所以我们课程设置也更偏向考古。对文物接触的除了有玉石器鉴赏会涉及到文物,除此之外接触到其他类型的文物并不是特别多,只能靠个人自己了解。对于我们毕业生来讲,除非兴趣很大,自己往这方向很努力地去了解,方可获得一些实际知识。否则,如此这般地学完,对文物鉴定方面的了解依然非常少,更不要说具备鉴定能力了。”

  记者也饶有兴趣地了解了该学科在西方的教学情况,并希望在某些方面找到中西方教学之不同。在我国学鉴定基本是分年代——如夏、商、周等;分类别——如瓷器、玉器、青铜等。教授方式几乎为灌输式的。教科书上已经直接告知了元代什么样造型,宋代什么样纹饰。学生需要的就是记忆。所以四年的苦读只能对各朝代的标型物有一个模糊的印象。西方类似学科称为“Artefact Studies”(艺术品研究)。正如名称一样侧重的是研究。老师在教授的时候,从不会说中世纪的纹样如何?古罗马的东西多见什么器形?他们以为这是学生自己平时应该积累的。教师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告诉你站在一件文物面前,你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取这件文物的相关信息,至于哪些途径、如何求证,那是学生的事。

  所以,尽管文物鉴定的人才奇缺,但相关机构对这些高校毕业生却缺少热情。在我国,长期以来培养鉴定人才基本上还是靠师傅带徒弟,靠个人经验传授,然后徒弟慢慢地感悟。然而这种“个人经验”未能形成系统的“科学化体系”在高等学府加以传承。这也导致了今天艺术市场内鉴定人才“断档”,更有甚者,各种鉴定乱像横生。

  出路难——文博机构需求量少

  记者多方打听了解到,学文物鉴定专业的学生由于针对性强,所以局限性也较高。往往是两条路,一是文物局、博物馆、考古所等机构。二是,是相关的企业、事业单位、拍卖行或者专业对口的出版社等或者一些私人博物馆。然而上述机构一来需求不高,二来对该专业认可不高也成为学生们就业的掣肘。

  西北大学的李同学告诉记者:“本科生找工作非常难,研究生、博士以后就相对容易一些。但如果不是说非要去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在一些中小城市相对好一些。因为学考古学毕竟是掌握了一门技术,不管是做学术研究还是做实际的发掘工作。作为一个文科专业,确实里边有很多技术性的东西在里边,不是其他任何专业毕业生都可以取代的,它属于非常专的一门学科。但是这个专业的坏处亦出在它就业面比较窄,我们基本上本科毕业,对社会上的其他工种没有机会,我们只能在本专业范围内找工作。”而李同学又告诉记者:“因为考古学不管是做文物鉴定还是做保护抑或是做考古,都要下田野,上野外实地考察和观察,并且去的时间非常长,一年两三个月是至少的,两三年都很平常,所以女生不好找工作,这是考古圈里大家的一个共识。女生也许只能考虑博物馆一类的机构。”

  而我国的博物馆系统的人员编制却没有那么多的空缺。尽管文物、考古类的毕业生在每年不是很多,但相比之下,博物馆系统的需求更少。首师大在读研究生小李说:“这个太难了,因为现在博物馆几乎都要博士生,对于我们本科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国博、故宫都要博士生。我当时也去国博参加了一个面试,也到了三试,我一问都是研究生、博士。只要是博士一般都被选走了,研究生有一批,像本科生能进一试、二试都已经很不容易了。博物馆,说白了,还是‘养老’的一个工作单位,感觉职位空缺并不是很大,俗话是‘坑’都被占满了,‘萝卜’太多了!”“所以被逼无奈,都去深造。我们班的同学一大半出国或在国内读研究生,其实我觉得不是所有学生真的都很爱学习才读研和继续深造,实际上也是生活所迫,真的是不知道去哪儿?工作太不好找,太窄,所以才造成大家都去读研,我也是这样。”

  在文化大发展的今天,除了国家博物馆,私立博物馆也比比皆是。但是记者发现,毕业生普遍认为私立博物馆刚起步,各方面条件不完善,待遇也差,平台也不好。他们主观上并不愿意选择。

  出路难——离市场太远

  那么除了博物馆、考古所类的研究机构?市场相关的工作机会呢?熟悉艺术市场的人很容易发现,拍卖行大部分都启用是美院毕业学艺术史类的,鲜有录取学考古的毕业生,原因是他们跟市场差太远!

  小李告诉记者:“差距最大的是考古方向目的是为了考古,相当于作证史实,学的都是一些考古的原理。而现在咱们的艺术市场包括拍卖行业更侧重于艺术史方面,虽然考古方向和艺术市场有一些交集,比如说鉴定真伪或者器物背后的文化,但是考古对市场,尤其对艺术市场,无论是研究方面或者是价格方面一点帮助都没有。”

  记者也向相关拍卖工作者打听,得到的反馈也是更偏向艺术史的学生。原因很简单,拍卖行最重要的其实是人脉资源,拿货卖货。毕业生显然不具备这种资源优势,而为了更好的推销拍品,需要有理论做支持,所以偏向美术史而非考古就成为必然。一位拍行工作人员很直白地告诉记者:“在拍卖行工作,是不需要鉴定能力的。即便是苏富比、佳士得,真正具备鉴定能力的,掰着指头数的过来。最重要的就是能掌握到核心资源,从有能力的藏家、商人手里拿东西。大拍卖行如苏富比、佳士得能保证东西的质量,是因为他们能保证货的来源而不是靠自己鉴定。所以鉴定能力在拍卖行几乎是用不上的,当然你有这个能力更好。一般情况,你有艺术史的理论背景,能断个代就足够了。剩下来的就是拼人脉了。”

  择业之路一再被逼窄,文物鉴定类的学生只能寻找一些艺术公司,或者是专业对口的出版社。但简言之,由于这个专业所学较专甚至单一,却又不能让很多学生真正具备学以致用的鉴定能力,使得很多人在毕业后无法顺利地找到工作,只能通过一味深造,以求更好的出路。当然很多高校也逐渐开始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上都开始做调整。

(责任编辑:丁英)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